![](https://img.haomeiwen.com/i12640281/190fd578453202f9.jpeg)
自小A上初中后,妈妈最操心的便是儿子的语文成绩。像这次期末考试,小A又得了个不及格的分数。其实,在初中阶段,像小A这种状况的学生还真不少。也许他们的语文学习还不曾入门。
有人说,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而“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这是因为,语文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量大,具有极强的踪合性与实践性。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不可浅尝辄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太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也就没有用心去学语文,即使他们每天在读写背诵。
为什么说没有用心学语文呢?
先说阅读。有些学生一遇上篇幅较长或复杂点的阅读材料往往一闪而过,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这样,连材料的内容都没弄清楚,更不用说去领悟材料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主题)了。于是,试题作答就只能按“答题格式”去想当然填塞了,又怎样抓得住问题的关键而得高分呢?
再说写作,有些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凑字数泛泛而谈。既没有具体可感的内容,也没有鲜明深刻的主题,而且书写马虎爱涂涂画画,条理也不清楚。这样的作文自然得分低。
失去了阅读写作这两大主阵地又何谈语文成绩呢?那么,对于及格边缘的学生又该如何下苦功夫学语文呢?
一是养成用心阅读的习惯。
开卷有益,每个人都是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的:读书读人读自然万物。“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自然见多识广语出惊人。
“读”是“输入”。要使自己接受的信息充分全面,阅读就得专注而不是随意忽略。专注才能悟到材料之精髓,为有效解题作铺垫,才能汲取精神养料而丰富阅历,提升认识促进成长进步。
二是坚持有感而发抒真情。
练笔是“输出”。有了阅读得来的他人过往生活积累,你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周边的相关生活进行联想比较,进行思考重构,于是你会产生写作的冲动。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及时抓住思想的火花,把所见所闻所感诉诸笔端。因为这个时候的写作是有感而发,自觉自愿,不是别人要你写,而是你想写。就像现在简书平台的许多挑战日更者。坚持每天都写写,逐步形成习惯,哪愁考场写不出(好)作文呢?
三是不断反思改进完善自我。
学无止境。语文学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天的学习生活内容都不一样。善于反思才能发现不足扬长避短,善于改进才能完善自我日趋优秀。
当一个学生不断进步时,其思想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时,ta的语文成绩绝会稳步提升,因为语文水平正是需要人文素养作支撑的。
朋友,当孩子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时,请首先督促ta养成耐心专注的阅读习惯,鼓励ta随时随地观察记录生活,同时引导ta思考社会人生。
切记,只有当孩子真正进步日益明事理之时,才是ta语文收获的季节。咱就心平气和地静待花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