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育儿知识,尽在【天才宝贝总部】公众号(ID:FasTracKids)
一位80后资深教育工作者,一位3岁孩子的父亲。
天才宝贝久光中心校长,拥有8年幼教工作经验。
对幼教事业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
校区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268号久光百货三楼
联系电话:0512-69351385
从事教育事业快十年了,我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在尝试着不断的去体会和感悟我们课程的理念,接下来想跟大家一起简单的谈一下我对天才宝贝横向教育模式的理解:
在进入到天才宝贝的最初,就会看到一个坐标轴,坐标轴里呈现的是两种教育理念:纵向教育与横向教育,何为横向,何为纵向?而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们的差异在哪里,优劣势又在哪里?
何为横向教育,何为纵向教育?
我想,在某一个领域里不断去拉伸深度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纵向教育,比如数学的演算,从最简单的1+1=2到十位数的运算,百位数的运算,再到更为复杂的运算,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教育里不断拉伸它的深度。
而横向的教育当中,则更为注重去拓宽教育中所接触的广度而非深度,比如在天才宝贝的课程中,我们的孩子会接触到12门学科的课程,包括生物、科技、天文、地球科学、自然常识、沟通、创造力、创意文学、演讲戏剧与艺术等等非常多样化的学科,每一个学科当中会包含四大主题,孩子们每两次课都会接触一个不同的主题和领域,每一个主题当中都会接触10种左右的小游戏或者小实验,在两年的课程中孩子们一共要接触到489种小游戏和小实验,能够触碰到的认知的广度是非常的宽广的。
增强人生内在驱动力是关键
在横向的教育模式当中,孩子们并不定性和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领域去不断拉伸深度,而是在探索欲最为强烈的幼儿时期,通过非常多元化的课程去拉伸幼儿所触碰到的广度,这样广度的拉伸和让孩子不断探索新的、未知的领域的尝试,对于幼儿最最宝贵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是一种极大的保护。
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当中,也能具备足够的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内在驱动力,去进行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A模式:挖掘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教育从来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是,在幼儿时期,我们到底希望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来思考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同时我们一起去思考这两个词——“兴趣”与“好奇”:
A模式:在幼儿的时期,广泛的去探索和接触,但是并不过早的定性或进行纵向深度的拉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去观察和挖掘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天赋所在,看看在什么样的领域我们的孩子能够持续的投入探索欲与好奇心,等到孩子真正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我们给到我们的观察和建议,到底在哪些领域开始定性并且进行纵向的深度的拉伸,但是并不剥夺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纵向的定性和拉伸,是孩子真正的“兴趣”,同时,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的孩子在进行纵向的、深度的探索当中,他仍然具备足够的内在驱动力和探索欲。
B模式: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局限
B模式:可能也是在国内很多家长普遍采取的模式,那就是在早期很早就开始大量的进行纵向的定性,以国内目前很多技能班和兴趣班一周两课的模式,基本上三个兴趣班一选择,一周6课,孩子在幼儿这个探索欲最最旺盛,本应该去探索很多领域的时期,他们的探索行为基本上就被局限在这两到三个被制定的、单一的领域,这对幼儿的探索欲是一种极大的扼杀。
可怕的是,幼儿还分不清“兴趣”与“好奇”之间的差异,在幼儿这个探索欲和好奇心极为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带孩子接触大部分的东西,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奇的,而很多家长也会错误的把“好奇”等同于“兴趣”,认为这就是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然后开始很早的进行定性。
在这样的被定性当中,幼儿被迫很早的在这样的模式下开始大量机械而重复的练习或者是记忆,不得不说这是对幼儿的创造力、思辨思维能力和探索欲极大的扼杀。
赢在起跑线不等于终点胜利
在国内的教育当中,“赢在起跑线”上这个概念仍然深深植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所以我们的教育纵向定性极早、基础认知教育深度很深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但同样带来诸多弊端。因为,生命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而并不是一次百米短跑,赢在起跑线并不意味着赢在终点。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
在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在一个月的过程中,中国的教育理念与英国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多的碰撞,抛开两国之间诸多教育差异不谈,我们来看一个小小的细节:
在英国的中学里,英国学生在很多领域里纵向认知的深度是远远低于我们国内的同龄孩子的,比如数学,浦东进才实验中学的数学教师林徐劢在2015年11月来到英国,教授七年级和八年级数学。林徐劢说,英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远不如中国学生。比如分式的基本性质,90%的中国学生都需掌握;而在英国,面对相同的题目,即使是top level的学生,也会抱怨说:“太难啦”。
可以看得出来,在纵向的领域里,我们国内的教育开始的更早,深度也更深。但回过头来思考我们会悲哀的发现,真正在各个领域最尖端的领域,比如诺贝尔的各种奖项,比如在近几百年来在科技、文学、艺术、音乐等诸多领域的成就,我们却远远远远的落后于欧美国家,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明明赢在了起跑线上,为何却不能赢得终点?
回到A模式和B模式的教育,过早的被定性带给我们孩子的是外在的强加的力量,而早期横向的广泛接触和探索,再慢慢去寻找和选择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天赋再进行纵向的深入,带给孩子的是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和内在驱动力。在这两种不同的力量之间,我们的孩子能够投入热情和兴趣的持续性,纵向深入的深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所以,天才宝贝横向的课程模式,我认为最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是一种极大的保护,而这种求知欲和探索欲,我相信会成为孩子非常宝贵的受用终身的财富。
而横向教育与纵向教育的第二个差异,我认为是对于教育结果评估的差异性。在纵向的教育当中,最终的结果、答案、认知或者技能的转化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而在天才宝贝横向的教育模式当中,更多是以主题和认知作为载体,在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核心能力的发展,比如,与他人的合作与沟通,自我想法的表达,提出不同的看法(思辨思维),等等。
举一个课程的例子,形状。在幼儿园的课程当中孩子们都会接触到形状,比如我女儿有一天回到家里就会很开心的跟我说,“爸爸,你看,这个是三角形”,“这个是圆形”,“这个是正方形”。
从纵向的角度去理解,教育的目的与结果已经达到了,而在天才宝贝形状的主题当中,认知只是第一个部分,接下来设置的游戏同样是天才宝贝课程的核心和精髓。
在孩子们对形状有了认知以后,首先第一个游戏需要孩子们两两一组,他们会拿到一盒橡皮泥,他们需要运用沟通的能力去讨论他们要用这盒橡皮泥捏一个什么形状,达成一致后需要一起合作去完成这个游戏,
第二个游戏当中需要四个人一组并且需要讨论出小队长,而小队长需要发挥领导能力带领小队员一起完成第二个游戏——用绳子去搭建形状,用身体搭形状,在这些游戏里,孩子们需要运用到沟通、合作的能力,需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说明理由(思辨思维),需要学习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样的形状的主题,一个是以对形状的认知作为教育的结果和目的,而另一个则是以对形状的认知为载体,更注重过程对幼儿的核心能力的建立进行引导。
在欧洲广为流传的三大教育理念——“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当中,天才宝贝的课程跟瑞吉欧的理念在某些地方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比如,在瑞吉欧的理念里,教育当中借助的载体同样非常的丰富,涉及到的广度同样非常广阔,并且同样强调减少对儿童的干涉以及对儿童探索欲的保护。
天才宝贝横向教育与瑞吉欧
“儿童对世界充满兴趣,渴望友谊。为此,瑞吉欧采用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
百种语言:他们把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归纳为: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标记、文字)、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等。”
另外,天才宝贝理念当中对于幼儿合作沟通能力的建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同样是瑞吉欧的理念里非常重视的。瑞吉欧的理念强调“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项原则,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会尽量减少成人的干涉,而强调给予幼儿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最后,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少一些定性,晚一些定性,多一些可能看起来无用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欲的保护对孩子来说一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生很长,教育亦是一场长跑,如何让孩子找到真正适合他的跑道比赢在起跑线上可能更为重要。我想,这是天才宝贝给孩子们爱的第一课,也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