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简书拥抱的二十天

作者: 乐宝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8:45 被阅读0次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选择了什么,生活就会给什么样的回报。

    初识简书,源自喜马拉雅上简七的理财音频,同有一个“简”字,以为一脉相承,下载后发现是个写作平台,注册后再未点开。

    工作换了岗位,原先不太在意的“文字能力”突然变得非常重要,经常在写报告、文件中挣扎,对于文字能力的提高日益迫切。新换岗后需要很多法规政策文件,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听讲座、参加培训和交流。8月的一个晚上,听完一个讲座之后正在感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随手点开了一个链接——“下班后写作课程”。以最快的速度交完费进去听了下来,老师两次提到了“简书”,准备去apple store下载时候发现自己下载过app。

    自此,在注册简书半年多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拥抱它。懵懵懂懂中不知道什么投稿、专题、首页、签约等等名词在简书上的意义,我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平台,不时地浏览自己喜欢看的文章,然后点赞、评论、收藏.....

    简书是一个年轻人的平台,对于70后来说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满眼都是稀罕物,新奇的很。很多专题比如“买买买购物指南” ,介绍多种我完全不知道的东西,大开眼界;“电竞·游戏”,对于只会消消乐的我来说完全就是门外汉。这些我都完全插不上话,只能旁观、欣赏。无论承认与否,“简书”中最活跃的那批人、最爆款的那些文章和我们70后是有代沟的。

    随着写作课程的推进,老师也不断告诉我们实践重于理论。自小就怕提笔的我因“工作”和“课程”所迫,只能开始写了。这时看到简书上的一篇文章“你来简书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别逗我了”,看完我只有苦笑的份儿,我来为“生活所迫”啊!

    真的开始写了,自小的应试教育习惯了“命题作文”,自己写面临着选题、大纲、结构、素材积累、修改定稿等一系列问题。勉强写出的东西自己再回看的时候都有些不忍心,但赶鸭子上架反而给了我破釜成舟的决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6篇文章,自我回顾也有一些心得:

    1、字数

    老师说一个写作的人不能光靠灵感,她自己开始写作时雷打不动的每天1500字。1500字,我默默地读了好几遍,又斟酌一番,决定还是从每周1500字开始更适合自己。以前写作都是数着字数写,真的开始之后发现字数的完成比自己想象的要简单一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居然码字过万,这在以前是绝不敢想象的。

    2、选题

    如何选题很受困扰,二十天里我写的6篇文章,主题涉及个人管理、旅游、乡土故事等方面。对于开始写作的人来说,有两点体会:一是选取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课程中的“时间管理”那节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话题,其间提到“碎片化时间管理”,我自己学习时间管理专题多年,刚好有点想法,这也就成为我提笔的第一篇小作,虽然写得很短,但至少是我写作的开始。二是从生活和身边事选题。8月初我带儿子去青岛旅游,去的时候我就琢磨着要写篇游记,结果一到青岛,入住酒店的经历我突然有点感想,就提笔记了下来。

    拥抱简书的20天,不擅长选题的我算是费了很多的心思,做任何事几乎都在想着这个能不能写篇文章,几近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相思,简书让我成了“有心人”。

    3、大纲和结构

    我没有给自己的文章设定既定的结构,有的是提笔边写边想,有的是动笔之前有了清楚的逻辑思路,这两种方法到底哪种更好,因为文章写得还不够多,不敢断论,就目前的感觉来看,偏知识和分析型的文章更适合提笔之前就有大纲,散文等文体则可以从一个中心出发,让更多的发散型思维发挥作用。

    4、素材积累

    我一直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喜欢把东西写下来记下来,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搜索方便,但是这些快速、零散的信息要和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关联起来,才能真正为我所用。以前也摘记了不少东西,但是很多东西只要是进了收藏夹就“永久收藏”了,也是最近,听了逻辑思维的罗胖的做法颇有借鉴意义,他所有收藏的文章都要写个感想或者点评,哪怕写一句话也要记下来,这个方法对于我的“僵尸收藏”有了很大的触动,虽然只是短短数语,但要提笔写感想或者点评首先要通读文章,然后有一定的思考,有了这两个步骤,“僵尸收藏”也就自然消失了。这个办法对于素材转化为“我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5、修改定稿

    有人说一篇文章不改6遍以上就不会是篇好文章。写完通读几遍是必须的,刚写好的文章我会放上一两天,有时第二天回头看自己的文章会有新的思考和体会。尽管个人水平有高低,但文章通读、修改的过程总是个提高的过程。

    从写作开始,简书带给我的还有很多。要学习写作必须有大量的阅读,我按照老师的书单选择书,每月一本完成阅读;看书做笔记的习惯再次被拾起;认真分析大咖的文章,从结构到措辞都思考斟酌;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在改文章.....

    70后在“简书”上写文章发文章,价值观和选题和80后、90后相比会有明显的不同,所幸我的初衷既不是为了签约也不是为了开课,但是当文章第一次被专题收录的时候还是很惊喜,当文章有人点喜欢的时候还是很兴奋,当文章有人评论时还是很感动……

    简书不是70后的主平台,但我们很爱它,与它一路前行,让它见证我们的成长。文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不分年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简书拥抱的二十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px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