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四线城市楼市的火爆,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在这之前,无数的研究分析都把三四线判了死刑,苦口婆心劝诫投资客对于三四线要慎入慎入。可谁知半路跳出棚改跟学区房的大杀器,导致三四线楼市的量价齐升气势如虹,不断打脸各路专家。
至此,江苏省13个市,全部步入万元时代(市区)。

“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王大锤”
1最后的繁荣
2016年,三四线库存高企,去库存的政治任务跟三四线城市的基本面严重相悖。确实是难题。
可执政者的智慧是无穷的。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棚改跟学区房撑起了这波繁荣。
棚改:

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也就几十万。
每年拆1万户,就是1万户要买房。而且,很多棚户区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拆迁后一般都会分家。这种拆迁,是裂变。
并且,不再分房,直接给钱。天量的拆迁款直接流入市场推高房价。
简单粗暴,关键是可控。
学区房:

一二线玩过的套路,至今仍非常好用。中国人对教育的投资动力是无穷的。学区房的价格直接拉高了当地房价的天花板。
以前全城均价也就在五六千,现在学区房直接把上限拉高到1.5万。等大家逐渐适应了这个价格。非学区房,稍微有点利好的,也可以心安理得的涨到1万了。
说到底,还是市场预期。
可这波热火朝天,只能说是最后的繁荣。
“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无论从哪个维度,三四线都不适合投资,这波跳涨都很现象级。
人口:三四线持续的人口流出,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全国任何一个三四线都存在。夸张一点的说,大部分三四线明天都会变成留守老人村。
土地:一二线要“严控特大型城市”,土地出让量极少。可三四线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座座新城望过去,全都是新房。
金融:无论是银行的按揭额度,还是融资渠道,一二线城市永远秒杀三四线。在三四线,普通人能接触的更多的只有“放爪子”。
无论从长短中期来看,三四线的基本面都不乐观。
棚改和学改,说到底就是一针吗啡:立竿见影,但无法起死回生。
2命门
资金是敏感的,资金也是短视的。这波短暂的繁荣,谁都想捞一笔。
全国668个城市,其中三四线近200个,不可能每个城市都适合投资。
避险是第一位。鄂尔多斯跟温州的鬼城,谁也不想经历。
1)返乡置业
情结这种感觉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乡情结、衣锦还乡等都是感性层面的。是无法用投资逻辑来引导的。
如果手里有闲钱,想在家乡投资一套逢年过节回去小住,或是给家里人住。
那就买吧。
2)旅游休闲
其实这就是旅游休闲地产。对于旅游休闲地产,我一直不看好。波动性太强,接盘侠太少。全国唯一能做旅游地产的海南,也已经买不到了。
3)卫星城
只有这种城市才真正能用投资逻辑来分析。

卫星城分两种:
第一种:自己没有主导产业。
业主都是在中心城市工作。白天进城工作,晚上回来睡觉。
比如句容,比如燕郊。
本质上,它就是座“睡城”。
第二种:跟中心城市有产业的结合。
通常都承接中心城市第一第二级产业的转移,跟中心城市在工作上联系也很紧密。不但能提供居住,还能提供就业。
比如佛山肇庆承接了广州的产业,东莞惠州承接了深圳的产业。
第一种可以进化成第二种,但要机缘。而且,极少极少。毕竟大城市也有自己的郊区,肯定优先发展自己的郊区。
卫星城的兴起源于中心城市,所有的风险也都来源于中心城市。距离中心城市的交通就是关键,是命门。
常见的交通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地铁轻轨

这对卫星城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也是中心城市对卫星城的直接承认。如果有地铁轻轨,或者规划中有,则是投资卫星城的首选。
对上班狗来说,准点跟快一样重要。
第二种:高铁动车

十三五规划,就是三四线城市的高铁大跃进。截止至2020年,江苏13个市,每个市都通高铁动车,正式迎来“高铁经济”的时代。
很多楼盘推广会拿高铁类比地铁,说到中心城市的时间一样短,而且高铁坐起来更舒服云云。
但高铁毕竟是以服务长途运输为主。对于短途来说,有些缺点不得不考虑:
1.进出站时间过久
取票、安检、候车等耗时远比地铁要久,最起码十五分钟。中心城市的高铁站都建的很大,进出站随便走走都要十来分钟。加起来就花费近半小时了。更别谈节假日排队安检行李的那个队伍了。
对于早上起床都困难的上班狗来说,时间成本确实略高 。
2.逢年过节期间,票难买
要知道,跟你一起坐车的除了上班狗,还有出差狗旅游狗返乡狗。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运期间,你连正常上下班的票都买不到。
第三种:高速
楼盘要建在高速路口旁,不然一点用都没有。
3接盘侠
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最后一棒。而刚需,就是最后一棒。
在任何一片市场,刚需永远都是接盘侠。
也就是说,不管你投资的再怎么早、再怎么划算,没有接盘侠作为最前面的“1”,你的所有努力都是“0”。

刚需就是投资客的衣食父母。
所有看到便宜房子就头脑发热眼睛发红一窝蜂去抢房的投资客,活该你们做韭菜。
你们问过衣食父母的想法了吗?
你们自己都不愿去住的房子,还指望别人来接盘?
4卫星城的投资姿势
心中要非常清楚,你的接盘侠是谁。下面这段话请重复读三遍:
是买不起中心城区的年轻人,以及把主城房子让给子女而自己搬到卫星城住的老人。
跟卫星城的本地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1)1小时通勤圈

几年前,曾负责过一个楼盘的外拓。可是楼盘太远,每天先地铁再换乘再公交要花2小时单程,来回则要4个小时。按照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早上7点要出门,晚上7点才能到家晚饭。再做个加班狗,下班后的时间就废了。协调无果后,怒而辞职。
不管什么交通方式,单程通勤1小时,是刚需上班狗们时间跟体力的极限。也是通勤跟生活距离的极限。单纯路程的行驶时间,能够控制在半小时为宜。
2)夜班车是夜生活的极限时间
很多卫星城的楼盘,会提供中心城市来回的班车。年轻人精力好,加班多、夜生活丰富是常态。可是过点了没赶上回去的2路汽车,就只能尴尬的睡酒店。次数多了可是会影响家庭和谐的。
3)基本配套要有
医疗、教育、商业这些不要求高级,但一定要有。
其中,商业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只要入住的人多,商业一定会起来的。
4)推房量会大
这种地段,推房量一般都是天量。不要抱着快进快出的想法。除非2016-2017年这波跳涨的行情再现,不然还是慢慢等。
5)不要装修
毛坯跟自带的精装都很好。不要出租,不要装修。买了就放在那里。任何人天生都有“处房情结”,中心城市房价太高买不起“处房”也就忍了,这种便宜房子还住二手房?很多人会无法容忍的。
6)距离交通节点越近越好
有地铁轻轨高铁,就选靠近站口的。有高速公路的,就选靠近高速路口的。总之,“快”是重中之重。
7)如果能有产业融合最好
如果说这个片区能够入住各种产业园区、大公司总部等,那就再好不过了。那它就不再仅仅是个“睡城”。还有很多当地公司的员工可以成为你的接盘侠。
5非卫星城的投资姿势
跟卫星城不同,这些城市由于没有外来的增量人口,仅仅依靠内生人口,购买力是远远不够的。只要来几个超级大盘,抽一波购买力,这些小城市的购房需求立刻枯竭。因此投资策略跟前者完全不同。即使是回乡置业,也要多留一个心眼。

对于这种城市,抗跌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
1)首选学区,次选市中心
选地段的思路也一切以抗跌为主,以稀缺地段为主。
学区永远领涨。而且学区是最稀缺的资源,不缺接盘侠。哪怕贵一些,也要首选学区。
那为什么市中心的选择要谨慎?
小城市人口少,市中心极易变迁。很可能在新区建一个万达广场,用了十来年的老市中心就被废了。因此对于市中心的判断,也是存在风险的。
2)面积要大
跟大城市不同,小城市的房子总价低,人们倾向选择大面积的房子。小面积的房子在这里很难出手。因此尽量选择130㎡以上的改善居。
3)不要装修
同上文一样。不要装修,不要出租,处房情结。
4)尽量买新房
视野、自然资源、交通,至少要占一个。小城市的趋势是老房子逐渐被拆被废弃,新城逐渐取代老城区,因此买新不买旧。同时稀缺的自然、交通等资源一定要占一两样。还是为了抗跌。
如果你要博拆迁,可以试试老房子。不过概率真的不高。
6其他补充的点
1)能做开发商直接更名最好
适合短投,以及2017年这波快速上涨期。
可以避税,赚快钱。
2)尽量选大开发商
小城市烂尾房特别多。谁也不想当那个维权的业主。
3)不要浪费自己的首贷名额
如果你还有意向在大城市买房,如果你还有首贷名额,那就千万不要把它浪费在小城市里。
非常非常得不偿失。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4)对风险要有心理准备
一二线永远涨,三四线两极分化,只有极少数城市能够活到最后。投资三四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你的投资可能被套。同样,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5)当心纸面财富
看一个楼盘是否被刚需认可,只需要看楼盘周围的二手中介多不多。如果中介很少,说明二手房销量一般。即使房价上涨,也要想想是不是纸面财富,无法变现。
——也欢迎关注weixin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