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46——干货

作者: 若水ct十陈涛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22:18 被阅读59次
    1941年·毛泽东·议论文

                              随笔46——干货

          今天上午,在开会时,尽力想听清会议讲的什么,到底要求的是什么?就是听不清、听不懂,讲了半天的内容,想记点“干货”都没有。

          为什么会想到“干货”这个词呢?因为这几年,“干货”,这个词在官方文字中经常出现,就是毫无水分,实实在在的政绩。我才看到、听到、了解到这个词时,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平时洗衣服时,用力扭衣服,尽量把水分“挤干”的意思。但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获得“干货”信息,势必会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输入,二是输出。

          一是输入“干货”。无非:一是看。就是通过学习文字的东西,从一篇篇文章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也就是“干货”,在脑中加工成自己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书本、文章,都能迅速获取到想得到的“干货”。有的读了大半天,还不知所云,不光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会让自己很生气,写得什么呀?半天没读懂内容,真是“懒婆娘的缠脚布”,会气得向一边一扔,从此不会再想看。但是,对于必看的一些书籍、文章、材料,又不得不看,真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由此不得不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奏折的事:话说洪武七年,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洋洋洒洒18000多字。朱元璋读到7000字还不明白茹太素究竟要讲什么事情,就发怒叫人把他打了一顿。过了几天,朱元璋耐下性子读完茹太素的奏折,发现真正的内容在17500之后,最后五百来个字提了很有建设性的五条建议。朱元璋马上叫人按照茹太素的建议去抓落实了,并嘉奖了茹太素。朱元璋就以此事为例,规定“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若过式者问之”(《明太祖文集》),意思是今后谁再写长文章是要被问责的。远的不说,对于长而空的文章,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曾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其危害。时间虽然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文风似乎并无多大改观,可见改造学习之难。看东西都这样难受,别说看了之后去落实了。不但会无端地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极易误导工作,造成损害。高手的文章就像清浅的河水,一看就知道里面有没有实的东西,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形容再贴切不过了。读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种享受,更易获得“干货”。二是听。比如上午听会,半天没听懂讲的什么内容。就象和人说话一样,说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就是典型的说不到点子上。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简洁,有的人喜欢闲言碎语、东拉西扯,还说不到点子上。池塘中的青蛙“哇、哇、哇”地能叫一夜,而雄鸡一唱天下白。这就是有效没效的最好例证。有时候,人说话不在于多,只要说到点子上就行;夸夸其谈未必人家就说你知识渊博、水平高。半天说不出“干货”来,听者也烦。有时在场中要耐着性子听,有时实在听不下去了,怎么办?我的解决之道就是想别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来个电话或者有人找才好,否则要憋到发火的程度。可见,输入“干货”也不容易呀。

          二是输出“干货”。无非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输出;二是说话。这两种方式,因了“看”和“听”的原因,所以自己在写时一定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加料注水,啰嗦文字,不要为了显得自己有学问,不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仅仅是为了把文章写得好,凭空编造,东拼西凑,目的大概是想唬住看的人,让看的人不明显的高水平,否则别人读起来也会烦的。这是文字输出。在说话时,也要注意精练,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直击要害,说到点子上,也显得做人、做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这样的人,往往也是很干练、很精干的人。

          2018年6月27日22:07    陈涛    兖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46——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q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