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于千万人之间和你相遇,时至今日,已整整过了一年。距离上一次的相见,已有42天。
实难相见的每一天
虽各自忙碌着打点自己的生活
却时时想起远处的你
此刻的你,是否依旧将我挂怀
踏上武汉的第一天,迎接我的不是让人断魂的纷纷细雨,而是阵阵春寒冻雨。突袭的倒春寒,让毫无防备的游客着实狼狈。眼看着岁月匆匆,却给我带来了些许即将会面的喜悦。
习惯了平时快餐式的现代化的文化风格,却从未将一点注意力放到到中国传统文化。怀这追根溯源的心态,瞧一眼荆楚之地的古代文化风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藏——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是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作品之一。对于这些国宝级的一级文物,自己也是在中学教科书才有启蒙。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摩,心情恰如了却了童年时期的一个心愿般的愉悦。
编钟 越王勾践剑看完了古文物,我也怀着好奇的心态去现场感受一下古典越剧的魅力。作为第一次现场聆听越剧表演的我,相比在电视中听着戏曲,感受颇深。作为中国第二大古典戏曲,观众大部分都是上年纪的中年人,只有极少类我这样纯粹为了猎奇的年轻人到场。
越剧《追鱼》剧中人主人公——张珍,本与金宠相爷之女牡丹小姐订下婚约,却不曾想家道中落,寄住与相府之内。金宠本就嫌贫爱富,三代不招白衣之婿。遂将张珍旁置于碧波潭,借口不谈婚约之事。
饱受人情冷暖的张珍,独自在冷月下对着鲤鱼倾诉衷肠。让我不禁想起《帝花女》中的一句“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其中主人公的孤寂、凄凉在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多情的鲤鱼精对张公子暗生情愫,变身牡丹小姐夜访张公子。经过多时的相处,鲤鱼精与张公子互通情意,遂立山盟海誓、永不分离之约。多情鲤鱼精为了能和张珍厮守,放弃千年道行,自去三片鱼鳞、贬为凡人。张珍得知眼前的牡丹小姐是鲤鱼精后,对鲤鱼精不离不弃,相伴相随。他们跨越人妖界线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鲤鱼虽为妖怪,但却有情,更有人情味;牡丹小姐,虽为人,但冷漠无情,让人心寒。
无情的人和多情的妖,多情的妖更像人,无情的人却近似妖。《追鱼》不仅是在表达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只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即使是妖又有何妨”这一理念。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和他的身份并无关系。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修养,个人人格塑造的文化传统。
归去
放下平时的忙碌和匆忙,三天的假期似乎显得尤其珍贵,我贪婪地将武汉的美景收入眼底,爱惜地度过与猪猪(女票的昵称)的每一秒。
年华终有限,岁月总无情
两地万重山,锦书难相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