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强行给自己休息了一天,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又到这点了。五天前眼球表面受损,睁不开,疼痛难忍,直眼泪,视觉模糊。专看眼睛医院去只是拍了片,一系列检查下来之后,真是立杆见影之效。感觉医院用的那药水挺神奇的。原以为没啥事在好转了,没想到昨天刚上班之前就已经复发了。昨天吧客人特别多,考虑到大伙忙不过来,也没好意思开口请假。强行让自己坚持到打烊那一刻。那种感觉真是超级难受,完全是在靠意志力坚持。关账时发现昨天也是我去这一个月营业额最多的一天。
今天一大早又去看医生了,打了麻药,医生给安的隐形眼镜,防止眼球表面磨擦多次受损。反正每次去过医院之后就感觉舒服多了,一停下休息时反而感觉有些疲惫。下午就休息了会。晚上放松下看了一部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这部电影中其实蛮多人性的较量。电影一开场,就是米楠与小偷在游乐场的打斗的画面,跳桅杆、爬摩天轮,这位女警察的果敢、细腻,演绎的十分到位。
紧接着是四件引起极大社会舆论的案例,有因为教学方法不当,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数学老师;有因拆迁而将母亲赶出家门,还口出狂言的不孝子;有葬身火海的邻居惨死的中年男子;有帮讹人的摔倒老太进行辩护的律师。每一个案件:对与错、善与恶,到底孰对孰错,到底每个人心底的天平在哪里,有谁会愿意去做那一枚砝码?
邓超饰演的方木,也褪去了二十多岁的青涩与狂妄,成为了一个沉稳、睿智的警察,一幅大框眼镜、胡茬、邋遢的外形将一个“疯子警察”刻画的更加形象;与搭档米楠的初识,方木似乎有一个刺猬一样的外套,保护着自己却容易扎伤他人,不过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方木对米楠却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面对生死一线,相互关心与牵挂。诠释了“他是那个在你危险的时候真心保护你的人”,完美拍档,不过如此。
电影中的凶手城市之光江亚,因为从小受到家暴,所以心灵产生了严重的扭曲,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江亚瞄准的目标,都是处在社会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人。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是网络投票到10万,就将一个处于负面舆论里的狂妄律师炸掉,并且同步直播。这个镜头印象还挺深的。江亚把律师绑起来,捆上了炸弹,设定成超过十万人,选择律师应该死就引爆炸弹的时候,然后非常快,炸弹上的计数逼近10万,凶手按下了按键!这10万人,都是普通民众——赶公交地铁的、买菜回家的、喝下午茶的、晚饭后剔着牙的、等红绿灯的,人手一部手机,一秒钟也不用,滑到了就轻轻点击“我要投票”。公然的、残酷的、荒蛮的网络投票直播杀人。我要投票,意味着我要他死,意味着我想杀人,意味着有一个人要被杀了!手机后面的这10万人真的不知道吗?大家只是觉得——凶手不是我!我又没干什么,又不是我一个人投的票!他可恶,他该死!死了跟我可没关系!看似人人都是正义的卫道者呢?对吧!
这部电影对每个人物的心理细节描述得很好。把每个人的阴暗面和光明面都对立的表述了出来,比如江亚,他具有反社会人格,对激起民愤的人是嫉恶如仇,甚至会杀掉。但是他对植物人妻子还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他店里的职员也尽到了老板该负的责任,甚至还收养了一个智障儿童。所以说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我们也不是光从你所知道的面去看一个人。
影片中有一个女孩叫廖亚凡,她是一起强奸案中的女受害者,因为受到法院不公平审判,她的妈妈疯了,最终方木收养了她。因为受到伤害,所以对方木特别依赖,甚至要长大后嫁给他。让我感觉完全不像一个13岁的少女。最后死于江亚之手,真是可惜了。
影片中那个爆炸情节,有一个点让我印象挺深的。就是当危险来临时,人们不是想着怎么救人,而是拿起手机拍照说这人要跳楼了。当有人出现危险时“低头一族“”走在路上,只是低头连撞到老人也不知道。在有人要被炸时,人们还蜂蛹而来,不关心自己生命。居然还在近距离拍照,最后反而被葬身于非命。
影片中有一段方木与米楠的对话中,方木说:“做好人,比做坏人难多了,真正的好人不多。”
人心中一直都有善念与恶念,而我们也都想过像江亚一样去用暴力的方式,去实现我们所想的公平正义。但正是我们心中还有方木一样的善念,让我们明白除了暴力方式,还有法律,可以去止暴治乱,去实现公平正义。
到此为止,开启睡眠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