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时,我第一次走进舞蹈课堂,每周上一节课,一直到17岁。上大学后,我参加学校艺术团,选修舞蹈课;上班后,我参加年会表演……
从有记忆开始,我好像从没离开“跳舞”这件事,但又从没有刻意记起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所见即所信,跳舞的经历让我对一些理念深信不疑。
【坚持做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思考的】
从4岁到17岁,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学跳舞”,更没有努力劝说过自己“学舞蹈”。压腿下腰是会痛的,动作是需要反复练习记忆的,有时是会受伤的,但跳舞的过程是快乐的。
在静默中感受纯粹的美,是对一个内向单纯的孩子最大的奖赏。
当然,如果是要把某件喜欢的事做到卓越的程度,则是另一个讨论范畴了。
【不功利的快乐,比功利的快乐更长久】
跳舞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明显功利的好处。读书时,我不是特长生、艺术生;工作后,我没有从事舞蹈相关的职业。当然,并不否认跳舞给我带来过实用的好处,爱好特长总会发挥些作用。
但更重要的意义是,跳舞本身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
回头看时,我早就忘了某次考试得过第一,某次比赛获得什么奖励,或者只是在某些必要的时刻,把它们从繁复的记忆里拎出来证明自己。
跳舞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伴随我成长的,是长在身体里的,是流淌在呼吸里的。
当你真切地感受过更长久的东西,短暂的光芒便会黯然失色。
【靠近喜欢的事物,比起需要钱,更需要心】
十几年坚持上跳舞课,当然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花钱是一个优先项排序的问题:你觉得什么可以带给你长远的快乐,你愿意把钱花在哪里。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除了日常开销,几乎不怎么在自己身上花钱,却愿意支持我学习“无用”的舞蹈。他们的“开明”是无价之宝。
钱多自然有钱多的好处,而钱少也有钱少的选择。钱多,可以买最好的舞蹈服,找最厉害的舞蹈老师,上1对1课程,参加重要的舞蹈比赛;钱少,可以穿件普通的舞蹈服,找一般的舞蹈老师,上集体课程。
再退一步,可以随便穿件宽松的衣服,对着视频自学舞蹈。
从功利角度来说,他们的效果当然不一样,但单纯从“享受喜欢的事物带来的快乐”来说,却并没有本质差别。
关键是心在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