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读书
慢慢走,欣赏啊— 读朱光潜《谈美》

慢慢走,欣赏啊— 读朱光潜《谈美》

作者: 孙晓爱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2:23 被阅读0次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 朱光潜《谈美》

人们对事物通常有3种看法,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都过去了,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对你有什么意义呢?而众多艺术品被真正的流传下来,成了不朽,每当我们看到名画,名著的时候,都会深深被触动.

“美,一半在物,一半在你,你的手里”。

美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

我们怎么来建立起我们的美感呢?来看看朱光潜老先生在一封封的书信中怎么深度,详细,耐心引我们进入美的世界。



一.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也总觉的新奇的地方比熟悉的地方美;人对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本来心酸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甜美的回忆。

这些全都是态度和观点的差别。看稀奇的景物,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利益牵绊。

要见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要见出食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但是艺术与整个人生缺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离开艺术也无所畏人生,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

二.  美感中的“移情作用”

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多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所以,个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另人俗”。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

三.  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是“无所为而为”的观赏形象。

快感则起于满足实际的要求。口渴时要喝水,腹饥时要吃饭.....

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在艺术上却不失其为美。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同时做很多画家的模特儿,可是她的画像在一百张之中不一定有一张比得上伦勃朗的“老太婆”。

四. 联想不是美感

意识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联想,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所以离不开联想。

但是联想有时候也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使注意力涣散。联想大半也是偶然的,比如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有的人会联想到雷峰塔,有的人则会联想到昔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会提高观者对画的美感,而画作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

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喜欢崔灏的《黄鹤楼》诗,如果你知道达芬奇名气大,你也许特别喜欢他的《蒙娜丽莎》..... 这些是自然的倾向,但都不是美感,都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以外求它的价值。

五.  欣赏不是考据与批评

考据学大体分为3类:版本的批评,研究“来源“,作者的生平

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版本批评就是整年研究某部剧本在某一年印第一次的“四折本”,“四折本”和“对折本”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是后来某个编辑者校队的......

"来源“的研究,比如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什么书?他是否懂希腊文?他的剧中情节和史实有哪几点不符?......

作者的生平:莎士比亚生前做什么职业?“哈姆雷特”是否是莎士比亚现身说法?当时伦敦有几家戏院?......

注重考据会忘了欣赏,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史实的支配。

据考据学者们自己看,考据会陷入批评,会把自己当“导师”,“法官”,“舌人”,“饕餮者”,批评的态度容易预存一种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不能沉醉于作品。欣赏是把我放在作品里去分享它的生命,注重我的情感和物交流。但是在文艺方面,个人的趣味也有高低,文艺虽没有一个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好的作品,制说我觉得好,是不够的,还应该说何以觉得好的道理,也是需要考据知识的。

总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很多老先生太看重考据与批评的功夫,一般年轻人又不太肯脚踏实地的功夫。

六.  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们不愿意生活烂俗,也不愿意做生活中的“苟且者“。情趣丰富的人,对许多事情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是否懂得生活,就看对于许多事情是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无趣的牢笼。

人生的艺术化,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诗与远方,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欣赏身边的日出,日落,每一朵花,每一滴露珠......

本期阅读:朱光潜《谈美》

相关文章

  • 慢慢走,欣赏啊— 读朱光潜《谈美》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

  • 《慢慢走,欣赏啊——读朱光潜《谈美》

    每个人都有追求向好的一面。也就是追求美。朱光潜的《谈美》告诉你什么是美,如何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如何创造美的能力。 ...

  • 2021-09-07

    朱光潜《谈美》:慢慢走,欣赏啊 曹春梅 朱光潜先生(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1922...

  • 良乡花草手帖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谈美》 LIT花草茂盛,种类繁多,荸荠庵拟收集草木信息,聊供庵里的“和尚们”...

  • 良乡花草手帖

    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谈美》) LIT花草茂盛,种类繁多,荸荠庵拟收集草木信息,聊供庵里的“和尚们”(以及关注...

  • 良乡花草手帖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谈美》 LIT花草茂盛,种类繁多,荸荠庵拟收集草木信息,聊供庵里的“和尚们”(以及关...

  • 『读书』朱光潜《谈美》,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谈美》是朱光潜与...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村口的鲜花和野果

    朱光潜的《谈美》,首页上赫然六个字:“慢慢走,欣赏啊!”。 还以为只有在旅途中,心情放松、景色秀丽、风光无限的境遇...

  •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像个孩子:谈美》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

  • 阅读丨朱光潜《谈美》慢慢走,欣赏啊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美感是什么呢?从积极方面来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而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慢走,欣赏啊— 读朱光潜《谈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t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