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1
如果不是《星空演讲》,我不会知道,记忆中的白月光如今的过气演员黄奕,原来也是个留守儿童。
当然,黄奕的留守属于高配型。
爷爷留过洋,奶奶是优雅精致的上海Lady,祖孙三人住在老弄堂的老洋房里,她也被精心教养,和世俗意义里的“留守儿童”不可同日而语。
可生活再富足,心里也有一块是残缺的。因为,父母不在身边。
隔辈的爷爷奶奶再好再亲,也没办法完全代替爸爸妈妈的角色。
童年的她,常常在黑夜里练琴,而窗外是温柔的万家灯火。
她总会听到别人家父母孩子的讲话声嬉闹声,也能闻到浓浓的饭菜香,“就在这个时候,我会特别想念我自己的父母。”
在上海,10岁是个大生日。黄奕盼着父母能回来一趟,可结果,还是只有爷爷奶奶陪她吹蜡烛,然后早早入睡。
等待和希望,总是一次次落空。
好不容易等到妈妈来看望,可紧随其后的却是父母离婚的消息。从此后,“母亲”二字便在成长中缺席。
到了初中时,80多岁的爷爷奶奶无力照顾,她被送到北京和爸爸一起生活。
爸爸是典型的中国式严父,心里满腔爱意却不会表达。
所以青春期时,黄奕感受到的父爱夹枪带棒,常常是恨铁不成钢的责备甚至嘲讽,父女俩的关系,也一度剑拔弩张。
就这样,黄奕跌跌撞撞地长大,进入娱乐圈,很快便一炮而红,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她的梦想却和大多数女明星不同,她只想尽早嫁人,有个温暖的家庭。
这个想法最终害了她。
2
黄奕有过两段婚姻。
第一次闪婚闪离,纯粹是为结婚而结婚;第二次,则是想留下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黄奕的脑子里长了一个垂体瘤,必须用药控制,但这可能会导致不孕。所以她把意外怀孕看作幸福的契机,不顾众人反对,再次匆匆忙忙进围城。
当年的她风头正盛,如果对演艺事业全力以赴,大红大紫也并非不可能。
但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结婚,因为“渴望有个家,有长长久久的陪伴。”
可惜遇人不淑……
后来闹离婚争孩子,丑闻传得满天飞。丢了广告代言、资源也七零八落,最终落得无戏可演,个人形象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对她的事业来说,这无异于一记重创。
一手好牌被硬生生打烂。
除了叹息,我想到的是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黄奕心里,一直都住着极度缺爱的小女孩。这一路飞蛾扑火,其实就是个饥不择食的寻爱过程。
她慌慌张张,试图用婚姻来消弭不安全感,也渴望拿再生家庭来拯救潜意识中的自己。可她当时还不明白,爱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
还没学会爱便一头扎进婚姻,结果往往就是两败俱伤。
3
我身边有个女孩,和黄奕的遭遇很像。
也是父母离婚、也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也是时刻盼着长大。
她家是典型的农村大家庭,父亲兄弟三家挤在一间瓦房里,叔伯兄弟的日子也都连在一起。所以她每天都能看到堂姐堂妹向父亲撒娇、和母亲呕气、理直气壮地提要求。
可她不行。
爷爷奶奶的养育,是责任之外的情分与善意,需要感恩戴德。她不能提出生存之外的“过分”请求,也不得不提前长出一张懂事的脸。
那时候,她渴望快快长大,遇见爱情、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自己给自己一个家。
所以,还不满20就嫁了。
倒不是爱得有多深,而是公婆的殷切照顾使她感到温暖。
她很满足地告诉我:“你知道吗?婆婆每天都会做我爱吃的菜,公公还会接送我上下班,比我爸妈都好!”
我庆幸她找到好婆家,却也有隐隐的担心。因为这场婚姻的基础偏离轨道,并不具备美满姻缘的关键要素。
头几年还好,公婆把她放在手掌心里疼惜,倒也多少抵消了丈夫的冷漠。
可夫妻俩迟迟不见有孩子,公婆也就慢慢变了脸。做饭的活儿归了她,接送也取消了,有时甚至指桑骂槐,把她贬作“不生蛋的鸡”。
也不是她不想生,只是一提到上医院检查,丈夫就暴跳如雷,把责任全部往妻子的身上推。
有一回我劝她:“不行就离了吧。”
她摇头,半晌才回答说:“我不能失去这个家。”
我竟无言以对,劝说的话来到喉头,却又通通退了回去。
婚姻不幸,可能也是一种遗传病。
因为爱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得到过爱的孩子,更能分辩爱、表达爱、得到爱。
4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关于两性与婚姻的最早认识,我们都是从他们身上得来的。
父母的相处模式会对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女的爱情观、婚姻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
所以人们常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夫妻恩爱。
反之,一对吵得鸡飞狗跳以离婚而告终的夫妻,往往会使孩子对爱情失望,对异性和婚姻都抱着消极的怀疑态度,为夫妻关系埋下定时炸弹。
也有人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把改变生活乃至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到婚姻身上,对婚姻缺乏理性认识。
具体到黄奕身上,大概就是父母角色的缺失,以至于她不懂得怎样辨别爱情,不会经营婚姻,也不知如何跟女儿相处。
在她的生命中,缺少妈妈的位置;在她年少时,也从未见过恩爱夫妻的真实模样。
爱并非人人都有的天赋,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能通过学习模仿来获得。正如心理学家萨提亚所说: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当然也会影响他的婚姻。
但我们研究原生家庭寻找问题根源,为的并不是惩罚凶手,而是寻找解决途径。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你的原生家庭。
以下是两点小建议,希望能对类似经历的读者有用:
第一、你是成年人了,你要学习与自己和解。
黄奕在演讲中提到,当她发现女儿越来越像童年的自己时,她开始主动缓和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她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父女关系“破冰”;她也开始关心母亲,一点点去拉近母女之间的距离。当这些都一一做到时,忽然如释重负,那种恐慌感焦灼感,似乎也在慢慢消失。
内心那个孤独的小孩,也终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下一次爱情到来时,也许她就能坦然面对了。
第二、生孩子前,三思而后行。
没有一个孩子,是主动要求出生的。
我们未经允许,便擅自把他带到这悲喜交加的地方来,所以必须负起责任,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原生家庭。
但健康的意思,不是父母凑合着维持婚姻,而是父爱母爱都未曾缺席。
在决定生孩子前,请务必衡量自身条件,把经济、精神、心理等因素都纳入其中。做父母的确不需要考试,但你必须自我考核。
因为把孩子带到世上的人,有义务把他带往更好的地方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