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置,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设问,就没有学生的思考。但怎样设问才能促进学生更积极、更有效地去思考,却被许多语文教师忽略了。这里以记叙类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谈谈如何设问效果更好,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记叙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很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对课文内容(或故事情节)进行了梳理,我们已经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事,事情总是人做的,那么,从这些事件(或片断)和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的XXX是一个什么人呢?
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去重读课文并思考,或者再加一点讨论的时间,之后就是举手回答或提问。
以上这个教学过程是相当完整而严谨的,提问——思考(讨论)——回答,环环相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却常常不能尽如人意。一是不积极主动,有的喊了起来也干脆不吱声;二是回答时嘴里蹦几个干巴巴的字出来,也只相当于贴标签。这种情况会让教师感到无奈甚至恼怒,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认为是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其实,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的不作为,即不能设计出用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表达的热情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一种冷静、冷漠的状态才是根本。
我们知道,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在教学中,如果只强调让学生认知,而不辅以情感的调动,那么,再有意义的问题都会让学生觉得很漠然。一旦情感投入不足,思维不能进入激活状态,认知也就很难有什么成效了。那么,就问题的设计而言,怎么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达成认知的目标呢?请看下面的设计:
在初中的课堂上,一位教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梳理过文章内容之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最喜欢(最讨厌)____________,因为他(她)太__________,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在短暂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而且精彩纷呈,教学效益非常明显。为什么这个问题有如此的功效?其一,问题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能按图索骥思考问题,不至于茫无头绪;其二,注重情感因素,“我最喜欢(最讨厌)”“因为他(她)太”这样的说法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些说法对学生诞生了一个很好的刺激,与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的一些感受形成了共鸣,使它们得以定型和放大,学生思考、讨论、表达的愿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情感因素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时,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甚至成为一种责任。
听的无数节公开课中,死气沉沉、了无生趣的课堂有之,声光色电齐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课堂有之,但只有这种加入了情感因素的问题设计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让授课者、学习者、听课者都为之激动、欣喜。最近笔者的一些尝试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字句解释、内容梳理之后,我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一下,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问题提示之后,学生反应很漠然,指名回答时也是勉强讲出一两个词。人物形象分析几乎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问而不答中结束的,效果可想而知。
而在教学《苏武传》时,我则换了一种方式,同样是在字句解释、内容梳理之后,我没说要分析人物形象,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苏武,我想对你说”。先给几分钟让学生写出最想说出苏武的话(不写的可以列出提纲或写出关键词),然后进行口头展示,效果果然与前一次不同,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言之有据,充满激情。我想,应该是“我想对你说”中的“我”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拨动了他们的某根心弦,而“对你”则把苏武当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可以当面交谈的朋友。面对这种问题,学生怎么能无动于衷?怎么能不激情满怀呢?
类似的,在教学《雷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_______(人物),你真___________。要求选出文中的一个人物写出自己对他(她)的认识。由于有了“你真”这样的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的词的刺激和启发,学生对戏剧中的人物怀着某种情感去品评,效果果然不同往常,一个女同学居然在脱稿的情况下,怀着对鲁侍萍的同情,足足讲了十分钟。
以上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设问方式的一些观察、思考和实践,从中我得出的认识是:设置问题和写故事一样,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把问题都设置得像“请分析本文中的XX形象”,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这不像是在课堂中学习,而是在完成一道考试题,不仅自己与问题、人物之间很隔膜,而且还会感觉到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反过来,如果能精心设计、反复比较,找出最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弦的设问角度和方式,那么在情感的推动下,学生的思维将处于激活状态,思维的积极性、敏锐性、灵活性也将大大提高,表达的欲望愈加强烈,这样的设问怎么会不高效?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不精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