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Lambeau(蓝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数学难题拉开序幕,没想到学校的清洁工Will(威尔)轻而易举地解出了这道题。但是威尔是个问题少年,刚因为打架被送进看守所。

为了让威尔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蓝波向法官申请保释,并且请来多个心理医生为威尔做心理辅导。但是威尔很聪明,充满禁锢和防备,他总能把心理医生气得暴跳如雷,包括蓝波的大学好友Sean(尚恩)。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了解威尔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他从小被父母抛弃,之后被三对养父养母虐待,身上伤痕累累。童年的阴影让他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在感情上,他害怕Skylar(史凯兰)有朝一日会厌弃自己,在可能受伤之前,就先把女主赶走;在友情上,他一直跟查克这几个朋友待在一起,因为这是他唯一有安全感的小窝。
尽管威尔一再逃避,心理学家尚恩还是耐心引导。他像一个朋友一样和威尔平等交流,循循善诱。终于,当尚恩用温柔的语调对威尔重复说:“It'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威尔心灵的围墙轰然倒塌,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将所有的痛苦、委屈、恐惧都发泄出来。这一刻,威尔获得了重生。

影片通过尚恩的几次心理辅导,串联起了威尔从抵御交流到主动询问,再到敞开心扉、找到自我的整个过程。在威尔和尚恩一次又一次的博弈当中,他们有时静静等待时间流逝,有时激动地互相指责,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起伏不定,直至最后两颗灵魂相互理解、彼此契合。
在尚恩的帮助下,威尔最终走出了过去的阴霾,人生步入正轨。如果说尚恩搭了一座桥,那么威尔也主动开了一扇窗,让光照进来,从他后期开始询问尚恩一些感情问题、甚至心理辅导时间结束了都舍不得走等情节可以看出来。
威尔喜欢上史凯兰,但却不敢打电话给她。他稍显别扭地向尚恩谈起女主,尚恩迅速抓住重点,“或许是你不想破坏你自己的完美,我觉得那是极好的哲学,这样子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任何人。”这次见面之后,威尔大胆踏出第一步,和史凯兰迅速陷入热恋。此后,威尔在心理辅导中越来越主动提问,他开始信任尚恩,尊敬尚恩,直至解开心灵的枷锁。

所以,心灵救赎从来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就像《解忧杂货店》里面浪矢爷爷说的,“我的回答之所以发挥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女运动员“月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写信向浪矢杂货店求助,说自己入围了明年奥运会比赛的参选名单,而男朋友却突然得了癌症,时日无多。她既不想辜负男朋友的期盼,放弃集训,又希望能陪在男朋友身边。
因为幸平、翔太、郭也三人知道,月兔要参加的那一届奥运会不会举办,所以一直回信让月兔放弃集训,陪男朋友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但是不管幸平他们怎么犀利“批评”,月兔始终犹豫不决。实际上,月兔是想用照顾男朋友这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自己当时集训遇到瓶颈、想要中途放弃的事实。
从月兔的最后一封信来看,她都将浪矢杂货店的回信解读成自己想要的答案。她战胜了懦弱,全力以赴参加集训,即使最终没能入选也没有遗憾,而一直以她为荣的男友也安然离世。浪矢杂货店给了月兔倾诉烦恼的渠道,而月兔也努力让自己走出了困境。
现实生活中,“威尔式”自我逃避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人因为考研失败而全盘自我否定,有人因为连面试初审都没通过而丧失信心,有人因为家境不好而自怜自艾、甚至自暴自弃……
其实,外界对我们各种各样的评价、要求、眼光,只有在你在意的情况下,才会对你造成伤害,如果你不在意,你就会刀枪不入,所向披靡。
所以,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东西阻碍你的人生,束缚你的潜能。因为我们需要一句简单的鼓励,也需要一颗向阳生长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