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芳华》

读《芳华》

作者: 深情寿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08:12 被阅读0次
读《芳华》

一本《芳华》怎能道尽世道与人心,变迁与苦难。

读完严歌苓的《芳华》,我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生际遇,能有几人得志。平凡人历经苦难仍旧平凡。好人岂止不得好报,更是不得好活。刘峰、田晓霞。我没有其他人那样的沉重和压抑的情绪,我只是明白:

关于善良

它一直都是这么地稀缺,稍微一点的善意都能让人感动好久。会被有些人放大,会被有些人珍藏,会被有些人遗忘。如今,善良已不是一种品格,而是一种选择。是可以做取舍的那种选择,而不是非如此不可。

还记得前段时间,张先生背包丢了,手机、电脑、iPad、银行卡都在里面。报案登记,没有进展。通过查找iPhone,定位到背包的大致位置,在家附近的工地上。让我们很感动和感激的是,工人们都非常地配合我们查找。两次在我们很靠近背包的时候,线索突然就断了。

快要放弃的时候,张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包在他叔叔手上,叔叔因为害怕带着包回老家了。看到我们发的那些信息了,也说他叔叔的。在捡到的时候就应该还给人家,怎么能自己藏了起来。说是寄回来给我们,在外都是打工,不容易。

张先生打电话告诉我这一切的时候,心里觉得暖暖的。人家也要求意思一下,毕竟叔叔为此辞了工作。没有丝毫的责怪,只有满心的感谢。

为在这如今人人皆言凉薄的世道上,还有人在坚持正直和善良。

事后我和张先生说道,所有的都是得到,我们没有失去什么。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积善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

应该是这个道理。

关于生活

看完《芳华》我一直在想,刘峰、小曼这几人生活到最后,一辈子还是围着年轻时身边的这几人打转。为何刘峰的人生就不能有新的篇章。我想,生活应该是给了他这样的选择,但他都拒绝了。除了自己,他对谁都心重,重得执拗,重地固执到没有丝毫的退步空间、重到除了林丁丁谁都不能再是他的心上人、梦中人。

以前看小说我喜欢带入,但现在我喜欢脱离。

一个朋友教我的,稍稍脱离,便会难得地清醒。尝试之后发现,果真如此。

刘峰只是刘峰,《芳华》里的刘峰,七十年代的刘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刘峰,都不是现在的刘峰。小说很多的时候提供的是一种透视、剖析、反思、记录的视角。所有的经历都应当是对真正渴望的生活的指引。不要惧怕经历,更要拥有渴望。

关于时代

生活在时代里的人,去谈论时代,多少是有点无力、无稽、甚至是无知的。正如郝淑雯他们回头看他们的时代时说的那样“背叛的时代、真够操蛋、就连背叛都觉得满腔正义。“评论从来都是后来评说的,而今当下,只管造吧。

相关文章

  • 消解英雄,窥视人性

    ——读严歌苓小说《芳华》有感 没有看成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带着遗憾,我选择了读严歌苓的小说《芳华》,当然,因为电...

  • 你好,芳华;再见,《芳华》——读《芳华》

    去年看完电影《芳华》,其实整个人是受到洗礼的,关于“人性”的洗礼,相对于原著来说,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还算是宽容的,...

  • 读《芳华》

    严歌苓的小说读过不少,但这部还真没读过。直到冯裤子拍的电影最近火了起来,才找来读了一遍。 这部小说是写给我们这代人...

  • 读《芳华》

    我觉得“芳华”二字只能用于你人到中年回忆前半生的时候才可以用到这俩个字,如今的我正处于作者所说的“芳华”时期,随身...

  • 读《芳华》

    前面看过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感觉心里不好受,书买回来后直到今天全部看完。其实薄薄的一本书几个小时就能看完了...

  • 读《芳华》

    昨晚看了严歌苓的芳华,讲的大概就是在部队的男男女女,以及这些男男女女背后的背景造成的各种观念与行为,总之就是...

  • 读《芳华》

    一本《芳华》怎能道尽世道与人心,变迁与苦难。 读完严歌苓的《芳华》,我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同的人物,不同...

  • 我读芳华

    我读芳华 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题记 ...

  • 解“玲”还需系“苓”人

    为了冯小刚的《芳华》,我不得不去读严歌苓的《芳华》; 读了严歌苓的《芳华》,我不得不再去读她的其它作品:《床畔》,...

  • 从小说到电影,对《芳华》的一种猜测……

    近日,随着电影《芳华》“复映”,之前写的关于小说《你触摸了我》(《芳华》)的读感《芳华》之殇 —— 没有情书的年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yf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