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电影《芳华》“复映”,之前写的关于小说《你触摸了我》(《芳华》)的读感《芳华》之殇 —— 没有情书的年代,谢谢你触摸了我……又增加了不少的读者点击。也有读者留言认为文章篇幅有点长。是的,这篇文章写完竟有5800多字。一口气写的时候倒也没有注意到在手机上看近6000字的文章着实很辛苦读者,但想想写都写了,出于一种偷懒的心理,也就没去精减。
其实,这篇文章现在看来,更多的或许都是我从该小说中抽离出的一种猜测和发散,甚至连小说中的骨架和有限的原文都没有加以引用,我基本是把读到它的读者看成是读过小说的读者来应付,能省的我都省了,但还是洋洋洒洒了一个大长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对严歌苓这本小说最坦诚的理解,哪怕这种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周全,但她给我的震撼远不止6000字可以概括,我其实也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些枝脉去探寻这本小说最突出的思想内涵。而这本小说,值得慢慢去体会它的现实批判意义。对于人性的揭露和反思,我觉得严歌苓是严肃的,她回忆的是一个时代,但寓意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果没有电影《芳华》,没有电影《芳华》的撤档,我想《你触摸了我》值不得被当做热点追读。毕竟现在文学作品的市场环境并不理想,没有娱乐的助力和推动,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一直小范围存在下去。例如《活着》,例如《妻妾成群》,甚至包括被禁的《东宫西宫》……
即便如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没有张艺谋的“慧眼”识珠,恐怕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网络阅读的年代,纸质书籍的读者群体正日渐式微。书店里职场干货类和情调鸡汤类的书籍似乎销路看好,而文学艺术架子那边,除了个别戴眼镜的文学青年和中文系女同学偶尔翻翻看看,大多时候都是门庭冷落。
纸质版小说《金陵十三钗》乏人问津,但《金陵十三钗》的电影分镜头小说版却销量不错。虽然价格不菲,但里面那些风尘妖娆的脂粉裘服,妆容美艳的“民国”秦淮姐妹时尚造像,还是吸引了不少的眼球。文学与电影(这里特指非商业化的电影),原本是一种艺术的门派分支,但在时下的市场上,际遇却高下立现。从小说改编翻拍而来的商业电影,似乎也总是一跃龙门身价倍增,但却往往忽略了本初。
看过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对比张艺谋的同名电影,总觉得有一种主次颠倒的不适感。小说中作为第一主线的“书娟”和“她”的那些女同学,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因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尊严的捍卫成为内心的动力。而小说中着墨并不算多的赵玉墨们其实只是一种同步展开故事的存在,但并非主体线条。虽然最后她们有舍身取义的牺牲,但小说的主线和脉络是“我”透过“书娟”在这场战争中所见、所感、所悟的人性挣扎和对生命的不同取舍,甚至包括对敌人兽性欲望的猜测,如日本人对于“处女”的“情结”,以及初潮的女孩对“强奸”的恐惧等等。严歌苓笔下的人物内心刻画深刻而冷凛,战争的残酷力透纸背。
小说的细腻深刻是通过作者灵魂深处闪烁的智慧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表现出来的,这往往是电影的色调和画面感无法传递的文字内涵。于是我们看到的金陵十三钗是现代版的秦淮十三艳,而不是被恐怖和恐惧包围的教堂里女学生们眼睛里看到的各种丑陋到崇高的嬗变。严歌苓笔下的“视角”被直接转换成了“平面”,“我们”和“赵玉墨们”错移了位置,于是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打灯突出的现代时尚风格的“民国”假睫毛,层变唇彩和气垫粉妆,以及修身版型的华丽旗袍,宛若三十年代的平服妓女穿越到现代变成了T秀的时装模特。
看过小说《金陵十三钗》的读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严歌苓笔下的人性思考和历史反省,在色彩斑斓艳丽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里,缺少足够的挖掘,画面感和色彩浓度覆盖掉了小说很多细节的描写和人物行为的心理剖析。那么,同样是转拍商业化电影的冯小刚,他所想表现的《芳华》,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触摸”呢?
《芳华》—— 第一次“触摸” 刘峰 林丁丁电影15日上线,带着某种期待,我对电影《芳华》有着一种猜测。首先,“触摸”在电影里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处理?我相信这个“事件”不会被抹去,但如何把这个“事件”贯穿全片的脉络和主题,值得怀疑,从电影的角色海报和点映宣传透出的信息来看,“触摸事件”并不是电影的主线,而只是一个“情节”,对此,我有种遗憾……
在小说中,这个“情节”与整个故事有着深入的关联性,两次不同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对两个女人的“触摸”,分别导致了刘峰前后两种不同的人生际遇,而对何小曼的"触摸",才是严歌苓最终要表达的立意,就是爱与理解,善意与宽宥,背叛与偿还,忠诚与谅解。
而小说的名字原本也是《你触摸了我》,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源于“触摸”,归于“触碰”。触摸的是肉身,触碰的,则是灵魂,并由此探寻出更多层面的理性思考。那是严歌苓对一段不想被自己忘却的生命过程中所有的怀疑和认同所做的一次总结,是与一段特定的历史进行的最坦诚的深度对谈,她想要证明的是个体的芳华值得被时代尊重和追记,所有的渺小,都曾经用善意的宽容理解着“伟大”,所有的付出,也一直都在用爱力证信仰的意义。我一直认为严歌苓的笔触是严肃的文学反思,她剖写的是人性,关注的却是社会和时代,而她最想让人看到的是人性的毁灭和重生,以及对时代变革中人的命运的理解和关怀。
不知道电影《芳华》,是不是把严歌苓笔下不露声色的爱情伏笔转换成为了一种明朗的线条来表现。但我有一种预感,那会是一条被放大的主线,尽管小说不是这样的表现方式,但作为冯小刚的电影,我想我的这种猜测,或许也是一种可能的"技术处理"。如果最初刘峰对小曼的触摸是一种仁慈的施与,那么最后小曼对刘峰的陪伴就是一种感恩和回馈。但这种爱是单方面的,小曼到最后,也没有说出一一"我爱你。"
小说《芳华》写的是爱情,却又不完全是爱情,因为这种爱,最终都是湮没在岁月中的隐忍和包容,甚至是追悔和愧疚,但我们无法质疑这种爱的意义,正是因为对善善相报的轮回祈愿,才有值得记忆的芳华美好,才有对爱无怨无悔的忠诚……
或许,冯小刚怀念的是他青春记忆中闪回的“刹那芳华”,是那些浓烈的色彩和画面感的他们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他并不太想“触摸”太多文字所阐释的抽象。于是,电影《芳华》可能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在质感上,或许没有小说的那种力度和深沉。这也是从小说到电影的一种取舍,改编,其实也是一种改变,是创新,也是无奈。
小说和电影,终究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希望,这段被重译的爱情,在同样没有情书的年代,依然值得《芳华》……
电影或许我也会去看,但可能不是今天。
《芳华》—— 第二次“触摸” 刘峰 何小曼
网友评论
我写的《我懂你的“妥协”——透过“情怀”看<芳华>》https://www.jianshu.com/p/e69bcefeca81 您有兴趣可以看看,大致也是这样的一种意思:)谢谢您的留言鼓励!
我知道,通常来说,看完小说原著再去看改编的同名或不同名的影视剧作品,总会不自觉地自带有色眼镜,因为,电影刚上画,我不想作任何剧透式的评价和分析,总的来看,这是一部有色彩的电影,有“情怀”的电影,但也是一部偷懒的电影。
与小说比对,小说中白描式的人物,在电影中依旧是一种白描化的处理,个别人物甚至还没有小说的白描清晰,在人物刻画上,导演可能实在调动不出年轻90后演员们对于70-80年代人物的特殊时代感,于是很多情节只能通过色彩和画面构图进行拆解,用各种刻意明显的时代符号进行“定标”,让美工设计来弥补人物表现力的不足,又用强烈的音乐效果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
但,思维敏捷的年轻观众对“情节”有需求但对那些情怀红歌没有感觉,还能走得动愿意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中老年观众对电影里的旋律有共鸣但又对年轻演员的演绎缺少认同感,小说中原有的一些细节或被掐除或被肢解,新造设的“情节”又串不顺原有的人物和故事。
于是,电影《芳华》是一种不完整的改编,它可能视觉效果有一些张力,但在小说原有的精神提炼上,有点知难而退,最后的表现,有点浅尝即止。
这是一部打包贩售记忆“情怀”的电影,所以你会听到《绒花》、《绣金匾》、《英雄赞歌》、《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等红歌,也会听到《浓情万缕》那样的靡靡之音,你也会看到大长腿版的《草原女民兵》和《沂蒙颂》等舞剧片段,对于有文青情怀的观众可能会激发“感动”,但对于关注故事和电影技术效果和电影阐述方式的观众来说,“情怀”救不了故事,也撑不住技术。
其实我是比较赞赏苗苗的表演的,她演绎的何小曼(电影中叫何小萍)在导演改编后有限的故事中还是有比较到位的表现,包括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都比较贴合原著,是我觉得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角色。
还有一个就是舞蹈队的排练导演(苏岩扮演),具有较为准确的角色定位和时代感觉,苏岩的表演把握也十分符合原著的描写(原著是男老师),把一个有政治思想概念又具有艺术修养标准的舞蹈“编导”演绎的十分传神,或许,她是全片中最有那个时代文工团文艺兵气质的角色了。
小说和电影总归是不一样的叙述,我想,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都是一种艺术的付出和创造,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只是,我更喜欢看这本小说,因为,从中我发现了更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对于小说《芳华》,我曾写过一组人物角色书信体裁的文章,对小说有感觉的简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批评指正。
与你「见字如面」—— 我的第一次魔鬼式“日更” :http://www.jianshu.com/p/5528be2ded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