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下村走访的时候,看见许多农户家门口的柴堆上晾着茶青,有老奶奶蹲坐在大门口分拣茶叶。与老人闲话家常,聊聊家里近况如何、身体可还硬朗、孩子们在哪里做事、今年种了几亩田,今年茶叶长得可好、一天能采多少、这茶要经过哪些工序才能成为成品,拿去圩上大概能卖多少钱……这情景,好像每一次回家时坐在家门前,听奶奶讲古的样子。
听着老人的絮叨,抓起一把还带着露水的茶叶,嗅着那清香,那画面,与儿时的记忆重叠了起来。
乡里有几片茶山,几经辗转,近年显得有些荒芜,但因着是高山茶,常年笼罩在云雾里,品质倒是极好。清明前后,村里的农妇们便会三三两两地上山采茶。朴实的村民们每年都得在自家做些粗茶,算得上代代相传的手艺。
饮春农家做茶,没那许多讲究。但记忆里,奶奶做茶也还是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工序——将大锅刷洗干净后,爷爷便开始坐在灶前烧火。奶奶时不时地用手试试温度,等锅烧热了,将茶青倒入锅中,不停用双手翻动。看着锅中慢慢升起白色的水汽,茶青变的细软,原本展开的叶片,慢慢蜷在一起,空气里开始散发出淡淡的茶香,这就是杀青了。
翻、揉、捻、搓,奶奶的手灵巧变换,不觉疲累。小时候的我,还以为是茶叶太烫呢。其实,只有将茶叶抛得高、撒得开、捞得净,才能使茶叶均匀受热,更好地将这一片灵山秀水赐予的味道封存在每一枚叶片中。然后是放入簸箕中摊晾、烘焙……等新茶做好,冲上一碗,入口的瞬间,齿颊留香。
形外丹青真骨相,杯中冷暖寄精神。 春茶是经过严寒之炼而萌发的灵秀新芽,露雅挺立,细而有姿,嫩中带坚,显示了勇于奋进之真意。想来,在春天里嘬上这样一口农家自制土茶,那关于时光的记忆,关于父母的温情,关于家乡的模样便会纷至沓来。那杯中茶叶的沉沉浮浮,便宛如这人生一般,要积极向上、要沉着老练、要人情练达,也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
思及此,老人已颤巍巍地端来了一碗春茶,“昂见(姑娘),来,喝口茶!”
力寻/写于清明前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