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心所欲不逾矩,逾期第四天。”

“从心所欲不逾矩,逾期第四天。”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3-08-25 12:43 被阅读0次

关于“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你更喜欢谁?”,感想如下:

我更喜欢老板娘。

原因嘛,实在吧。

这个品质其实很常见却又在至今比较不常见。

在发财之前常见,发财后就不常见了。

老板娘在这一点上反而贯彻始终。

然后,股票被套了……

怕上当受骗,但还是重信重义。

五十万,一句话。

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认可朋友(芮小丹)继而信任朋友的朋友(丁元英)。

没啥坏心眼子。

哈哈哈哈,我是说把那二十万也投进去了。但人家还会告诉你一声,而不是赔光才告诉你或者赚钱了就不告诉你。

再就是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愿舍利以补不足。

快落尾时,丁元英明确告诉她怎么做就可以了,但她还是选择把一部分利益让给了肖亚文。

还有个印象深刻的,敢于信任人。

比如需要借助她的资质去投资,做抵押之类的,她直接就应了。等于说接纳丁元英之后,就是叫大哥,到最后还是叫大哥……

其实她不傻的,但不显聪明。

包括她知道如何对待各色人等,该给什么态度,该怎么去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及可以做到什么地步,该屈伸屈伸……无论是喝酒时,无论是在管理员工还是对待芮小丹,还是对待丁元英,对待别人的送礼那些……就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很自然。

然后,就是第一次去“考察”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对方“别有用心”。

还有,依旧是最后的结局,她也看出了丁元英要被骂、被误解。

然后就是主动关心有限的几人,且先后顺序拎得清。而不是做“圣母”,甚至愿意化身“恶人”(刁难丁元英。)。

纵观其它人物,我反而比较不怎么欣赏。

丁元英式的人物固然俭以养德,但本身就不是君子,只是个清醒者却并非通达者;芮小丹式的人物固然敢爱敢恨敢放,但未免太清高、高远;肖亚文呢,人贵自知且敢于争取,算是励志人物了,但我不喜欢所谓的励志人物,励志从某种程度上讲叫物化程度的象征,也就是被社会化的产物;至于其它人物,比如那三个“臭皮匠”各有各的算计,都有可取之处却也更多的还是环境下挣扎,从不快活;唯独老板娘,她是真的享受和用正确的方式去重视自己的在意,这种分寸感尤其难得。

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我对她的评价和最大的认同。

其它的绝大多数都做不到这块,丁元英做不到所以需要“躲”;肖亚文做不到所以需要“等”;韩楚风做不到所以需要“问”;芮小丹做不到所以需要“脱”;那三个“发烧友”也是半信半疑……总之,对生活缺乏了足够了信任和热爱。

唯独老板娘,她总在关键时刻,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并且就去做了。而且,看得出来她是热爱生活的。

这一点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种为人处事风格吧:我历来在意的事儿都是把它揉进日常中去在意,变成习性去在意的。通常,想做的事儿就直接去做了,不在想中多花时间;想不明白的事儿,我也不爱多琢磨,更不愿意疑神疑鬼的去活。活得具体,务实追求,求真重信义,但不强求他人如何……

今天逾期第四天,收到一条短信,提醒我应还37580.25元。“应还”这个词很有趣,毕竟“罚息”存在,利息在算,且还有其它“惩罚”措施在执行中,却来一个“应还”。谁的“应还”?——这就像如果对方不是根据系统评估然后放款,我也没那额度;有那额度不让借,那就是虚假宣传;借了还不上这是实际情况,这只能说明系统评估不靠谱啊!这怎么变成了我的不应该了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里讲的是“道义”,是人之常情;而我连本金都还不上,还“罚息”,我更加还不上同样人之常情;偏还冒出个“应还”?——所以,这只能说是平台单方面的“错误概率”事件,我既无法更不会为此买单,我只买自己花费的单,除此之外,关我什么事儿?

相关文章

  •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些风景,不去看会后悔

    从心所欲,不逾矩

  • 2020-03-09

    从心所欲——不逾矩

  • 谈谈(六十四)|论自由与强权之主要核心之对立理念

    总体来说,规矩产生快乐。----李率 孔子也说,“不逾矩”,才能够“从心所欲”。原文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吾稍加...

  • 如你所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70岁达到的人生巅峰,“从心所欲”是大自由,“不逾矩”是不违反规矩、规律、天命...

  • 不要不懂瞎厉害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里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智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这七个字:“从心所欲不逾矩” 何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呢?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 该成熟了

    长大了就该成熟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面最高的不是从心所欲,而是不逾矩。在不...

  • 孔子的“规矩”与“自由”——二稿

    孔子曾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真正的自由。不逾矩,也就是不逾越规矩...

  • 论自由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谓的孔子70岁就已经从心所欲不守规矩的拘束。难道孔子真的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所欲不逾矩,逾期第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a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