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的演员,作为演员,不抢戏才能成为赢家。
01不抢戏是婚姻之道
在李亚鹏还是王菲的老公时,某次采访,提到“嫣然天使基金”创办的初衷,当主持人把话筒递给王菲时,王菲笑而不接,示意将话筒给李亚鹏。
小小的举动给足了李亚鹏面子,难怪两人在分手时,没有互相反目,一句“此生夫妻缘尽,换一种方式相处”,让人依然相信爱情。
在马伊琍还是文章妻子的时候,某次节目,远程连线马伊琍,文章对马伊琍的尊敬与惧怕,让很多女性羡慕,也让人看到了“女强男弱”的尴尬。
“马司令”的称呼尽显文章的家庭地位,不说二人分手的其他原因,男性长期的压抑必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不抢戏才能走得远。
正如舒婷在《致橡树》中所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每个人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没有人需要做别人的附属,也没有人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平等的爱与被爱,不抢戏才是维系婚姻之道。
02不抢戏是生存之道
刘墉讲过一个故事,说年终聚餐,主管叮嘱太太好生伺候老板的夫人。太太一路谨小慎微,小心地招呼。
散会时,老板夫妇先离开,走到门口掏出五十元赏给开门的服务员,结果主管太太抢先一步,“我来我来!”塞了两百块到服务员手中。
可想而知,这位主管的职业生涯算是结束了。
认清场合,谁是主角,除非你有意“一鸣惊人”,否则中庸一点没有坏处。
曾经有一次,与领导一起等电梯,领导还带了一些客户,电梯来了,有个同事呲溜跑进去,大家都觉得挺尴尬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公司发了乘电梯管理规定,对那个抢戏的员工进行了负激励,要求非特殊情况,员工乘坐电梯必须让领导、重要客户先行。
也许你会说,什么年代了还搞阶级特权?其实不是,不抢风头是礼貌,是尊重。乘坐电梯,给领导做一个请的姿势,难道不比你抢先一步跑进跑出优雅多了?
低调做人,不抢戏不是吃亏,不是谦卑,是生存之道。
03不抢戏是社交之道
婚礼上,婆婆比媳妇还美,伴娘比新娘还光鲜,想必一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现象在娱乐圈更明显,但凡有人穿得比主角靓丽,一定会被吐槽情商低。
四小花旦杨幂怀孕时,颖儿以好友自居,爆料消息,引来杨幂反感。杨幂以“不认识”为由,划清界限,让颖儿尴尬至极。
找准定位,不喧宾夺主,知道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说什么,不抢戏,才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
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社会属性。用不抢戏的方式与他人相处,才能让他人觉得舒适。
这是一个攀比的世界,就像之前刷爆朋友圈的“上海名媛”,为了炫耀,假装自己很富贵。
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攀比,似乎只有“比你好”才能刷存在感。但是,刷存在感的同时,你也被退出了社交的群聊,一时的喧嚣用长久的缄默为代价。
不抢戏才能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才能赢得社交。
04写在最后
《我就是演员》是最近比较热的综艺,虽然我们是表演的外行,但谁演的好,谁演的不好,谁用力过猛,谁总是抢戏,我们也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说不出来所以,就是觉得演的尴尬。
人生也一样,不抢戏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不尴尬,才能成为赢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