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清明时节后,我国南方将进入回南天,很多人会感到全身酸困乏力、嗜睡、腹胀、头面油腻,当身体出现这些情况时,是在提醒我们体内的湿气堆积过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4233/2d4e2ce2fffd13e3.png)
01“四看”判断体内湿气是否重
1. 看形体:虚胖水肿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
2. 看状态:倦怠懒动
湿气明显的人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脑不清爽。此外,湿气重的人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3. 看舌头:寒湿苔白、湿热苔黄
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常是舌红苔黄腻。
4. 看头部:发肤油腻、面色晦暗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02“为甚么你总是湿气重?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广东多湿,那里的人不喝凉茶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
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
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加上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经常给孩子生冷的食物吃,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4233/98e1649b000b0752.png)
03“湿气”会损害人体的七大器官
1、“湿气”之皮肤瘙痒
大量湿气经常导致痤疮和湿疹。这是因为过多的湿气会刺激皮肤散热,增加皮肤负担,降低免疫力。因此,皮肤病如痤疮、皮炎、湿疹、癣等不请自来。
2、“湿气”之头晕脑沉
《黄帝内经》中有言"因于湿,首如裹"。当湿邪开始侵入身体时,会显得头晕和沉重,就像裹在一块布里。此时,你会感觉身体很重,四肢很沉,全身都不自在。这感觉,就像重物附着在身体上。
3、“湿气”之胸腹部闷胀
湿气滞留胸腹部,易引发胸闷、胃胀、大肚子和腹部肥胖。
4、“湿气”之消化紊乱
湿气重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壁等症状。
5、“湿气”之泌尿系统感染
体内湿气重,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常会排尿刺痛、烧灼。与此同时,泌尿系统被影响,水湿停留在体内,会导致我们全身水肿。
6、“湿气”之关节肿痛
当湿气侵入关节,会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等,痛处无法活动。
7、“湿气”之下肢水肿
当湿气侵入下肢时,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小腿酸痛和脚气等症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4233/b65c9a068bcaa1fe.png)
1、熬夜
长时间的熬夜,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休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包括脾胃、肾在内的机体各器官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体内的湿气就不能及时排出。
2、运动少
不经常锻炼的人,气血运行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现在久坐人群较多,易致使体内沉积的多余水分不能排出,在体内聚集形成湿气,这类人还可能伴有水肿。
3、节食
长期节食,不仅导致身体消瘦、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阳气不足、脾虚问题,身体更容易蕴藏湿气。
4、不会洗澡
①时间太长
毛孔在热气的作用下会处于打开的状态,若时间过长,湿气就有侵入体内的可能。洗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
②运动后或空腹时洗澡
运动出汗后毛孔打开,此时洗澡易湿气入体;空腹时,人体一般处于较虚弱的状态,热气容易伤到脾胃,本就肠胃不好的人还可能出现胃痛。
③过于用力搓澡
长期过度用力搓揉皮肤,会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当我们面对风扇、空调等乘凉工具时,湿气也会趁虚而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4233/338e9224bc316daa.png)
04教你一招祛湿方法
最幸福的祛湿方法—喝,解决湿气问题!
云植祛湿颗粒主要组方为茯苓、薏苡仁、灯芯草、焦山楂、赤小豆,功能主治湿清热,健脾开胃。用于治疗脾胃湿热所致身重,纳呆,便溏,舌苔微黄腻等症。
用法用量:饭后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儿童酌减(3-9岁,一次半袋,一天3次;9岁以上,一次1袋,一天3次)。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另外生活中也要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少吃甜腻食物,避开生冷食物,少饮酒,少吃盐,注意开窗通风,温水澡,保持衣物干爽,适当午睡,潮湿天气减少外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