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作者: 逐舞传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1:58 被阅读44次
    丹尼尔·伯勒斯等著

    现代世界瞬息万变,似乎蕴藏着无穷的机会。然而,绝大多数渴望成功的人如同在浓雾中拦截一大群身形敏捷的瞪羚,直到猎物从面前闪过才发现,想要抓住却已跑远;只有极少数人如有神助,正好守在猎物冲过来的路径上,一枪托将其撂倒。人们通常说些这极少数的成功者具有与生俱来、异于常人的超凡直觉,这本《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则认为普通人如果掌握一些认知原则也能具备洞见未来的能力,即副标题所谓的“看到不可见”,进而“做到不可能”。

    本书的第一作者丹尼尔·伯勒斯是一位未来学家,也是科技发展领域的咨询大师,他专注于科学和创新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为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们提供建议,微软、谷歌、IBM、东芝、通用汽车、迪斯尼等都是他的忠实客户。丹尼尔作出过很多成功的预测,例如:

    • 1984年预测“到1990年,所有电脑都将使用图标界面” 1984年,苹果研发出第一台Macintoshi电脑;一年后,微软研发出第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市场对两者都反应冷淡;
    • 1988年预测“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子邮件将超过纸质邮件” 1988年,只有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使用电子邮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光是预测应验不出奇,朝天胡乱开枪也有打下鸟来的可能,难能可贵的是丹尼尔运用自己提出的方法学还成功创业并妥善经营着6家企业,本书就详细描述了他创办一家成功的手机应用公司的过程,足见他并非纸上谈兵。

    介绍完作者,我们再具体来看看书中所述的7个原则,它们分别是:

    1. 从确定性开始
    2. 洞察先机
    3. 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你的优势
    4.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5. 反其道而行
    6.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7. 主导未来

    这7个原则逻辑十分清晰、流畅:原则1-3是如何去理解趋势、寻找机会;原则4-6是如何利用趋势解决问题;而原则7是鼓励:面对未来,不要怂,上!接下来,让我逐一介绍这几个原则的内涵。

    • 原则1:从确定性开始

    这条原则用一句中国的俗语来描述可能更贴切,叫“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只看到世界“变”的一面,那么人们面对未来将无所适从。然而,世界其实还有“不变”的一面,即变化的规律性,也就是“确定性”。譬如,人一定会长大,也一定会老,因此可以确定婴儿出生高峰期后10年内将会看到教育资源的紧张,20年后社会就业压力会增大,而60年后养老需求会激增。再譬如,经济发展在繁荣后通常会迎来衰退,接着是下一轮的复苏和繁荣,以此类推,呈现出周期性。还譬如,科技一定保持高速进步的,今天貌似不可能的事情,将来却很有可能实现,等等。因此,只有且只要认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便可对未来进行靠谱的预测。这句话如同废话般正确。那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呢?

    • 原则2: 洞察先机

    事实上,并没有捷径,只有对目标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从历史和数据中概括出规律。丹尼尔创办的咨询公司对前沿科技发展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研究,才逐步形成科技发展趋势的认知模型。好在科技是推动现代世界方方面面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因此,我们不需要也像丹尼尔一样花上30年,而可以直接将他的研究成果为己所用:如果未来科技变成这个样子,对我们从事的领域会造成什么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应对、占据先机。从长期研究中,丹尼尔发现科技进步一直沿着以下八大路径进行:

    1. 去物质化 制造产品所需原材料,即物质的用量越来越少,也就是产品更小型化和轻型化,例如计算机从占据一整个房间到能放进口袋里;
    2. 移动化 因为小巧,产品可随身携带,使用场景自然从“固定”变为了“移动”;
    3. 虚拟化 为了摆脱真实世界某种限制的束缚,譬如空间范围过大、时间跨度过长、破坏力太强或者长得太丑等,人们通过软件模拟极端复杂情况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于是便创造了虚拟物流网、模拟宇宙大爆炸、模拟核试验和第二人生;
    4. 智能化 产品会试图了解你和你所处环境,以提供更强大和个性化的服务;
    5. 网络化 当单个节点已达到能力上限,无法继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节点自然会互相连接组成网络,而网络能力是随节点数量呈指数变化的,也就是可提供无限可能;
    6. 互动化 人天性需要参与感,当网络将你与全世界所有人联系起来,还通过某种程度的匿名消除了你的顾虑,你便不再满足于作为单向接收者,而越来越渴望参与到互动和创造中,于是WEB1.0(超链接)进化到WEB2.0(社交网络),进一步是WEB3.0(虚拟现实);
    7. 全球化 科技不仅改变产品,还改变了人们制造产品的方式,即促成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后者反过来又为科技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
    8. 汇聚化 最后,上述所有路径还会相互重叠和交互,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从而加快演化的速度。
    • 原则3: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你的优势

    无论愿意与否,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都会在有生之年目睹科技爆炸引发世界的全方位变革:原来不可能的会变得可能,而只要可能的一定会实现。因此,假如你曾经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好主意,当时看来不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永远无法实现。事实上,现代人应有这样一种的信念:只要是科技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 原则4: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那你可能会说:话虽如此,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与科技无关,是钱的问题,我们没有钱雇最好的人,因此产品做不出来,公司濒临倒闭了。世界最大的药品制造商礼来公司也曾经这么想过。新药研发是一项投入周期长达数十年、动辄投入几十亿,同时失败几率还奇高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礼来公司就面临着主要盈利药品的专利即将到期,而新药研发受阻的困境,最多的时候,公司股票一日内就下跌了三分之一。虽然公司已有7000多名研究员,但为了解决药物分子问题,还需要再雇佣1000人,可是公司已经没有资金了。礼来公司的最大问题说穿了也是没有钱。再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那我们看看礼来公司后来是怎样走出困境的。他们创建了一个在线科学论坛,然后将遇到的问题贴出来向全世界的科学家悬赏解决,一些问题的奖金高达10万美元,大部分在2000~3000美元左右,但总的花费比雇佣1000个博士要便宜得多的多。现在回过头来再问一遍,礼来公司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并不是没钱雇人的问题,本质是要解决药物分子的难题,如此一想,是否觉得豁然开朗?而最终有效的办法符合了上述的两个科技发展路径:网络化和全球化。

    • 原则5:反其道而行

    把路径当成了目标是人常进入的思维误区之一,而因循守旧则是另一个误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习惯看看他人、看看以前是如何处理的。然而,有可能别人和以前的做法都是错的,反其道而行也许能看到真正的出路。譬如书中所举的风力发电的例子。风力发电机体型巨大,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且需要开阔无遮挡,传统的做法是将风力发电机部署在偏僻地区,通过输电网络将产生的电力输送到用电需求旺盛的城市,然而传输损耗和基础设施投资都是巨大的难题。反其道而行的想法是:能不能将风机部署在城市中,譬如居民楼顶上呢?答案是能!运用飞机涡轮发动机原理制造的风机高度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完全可以安装在城市居民楼上。这是科技“去物质化”发展路径很好的一个例子。

    • 原则6: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相较从科技发展中看到机会,一些传统行业可能感觉更深的是威胁,譬如广播。在网络流媒体技术十分成熟、在线视频内容极其丰富的冲击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听收音机呢?如果坚持“广播是一种传播媒介”的传统定义,那么广播作为落后技术确实会被淘汰。然而,如果将“广播”重新定义为“可靠的信息服务”,那么广播电台遍布各地的专业记者网络、经验丰富的内容编辑团队便成为其最大的优势和护城河,是新兴的挑战者短期难以跨越的。至于新的媒体技术,直接拿来用好了:单声道、低质量的无限电台,可以升级为高保真多声道流媒体电台;还可以支持与用户的互动,甚至运用大数据技术向用户定向推荐内容等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产品的本质,传统行业也能借势科技发展延续往日的辉煌。

    • 原则7:主导未来

    一切未来,与其看在眼中,不如踏于脚下。对于全体而言,未来一定会来,甚至未来已来。然而个体的未来并不会自然发生,一定是主动行为的结果。正如书中所说:你看向哪,就会去往哪。作者对我们的忠告是:不要学习了这些原则,回头继续只顾收拾眼前的烂摊子,强迫自己每天留出一段时间去思考与你工作、生活相关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它们又会怎样改变你的工作和生活。作者称这一做法为“明日实验室”。这倒让我想起曾看到另一个建议:想像你未来十年时的样子,然后请那时候的你给现在的你一些建议。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主导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i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