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里边请,您看今儿吃点什么?”
“你们店里都有什么?”
“今日有蟹黄玉柱、百合水引、俏冤家、无肠公子,
还有新鲜刚运来的青门绿玉房。”
上面这段对话,如今看来像是接头暗号,但发生在古代,却很寻常。这是因为,古代菜品即便是最普通的馒头、面条,也有着别致的雅称。
那么,怎样才能像古人一样“优雅”的点菜呢?这里是一份点单速成教程。
主 食
古人称面条为“水引”,并将其归入“饼”类。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东汉刘熙《释名》。
北魏著作《齐民要术》曾记录过“水引”的做法:
先将面团揉搓成筷子粗细,一尺长,浸入水中,再搓成韭叶那么薄下锅煮沸。
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唐代徐坚《初学记》引晋人范汪《祠制》称:“夏荐下乳饼臛,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可见古时“水引”曾是冬日限定美食。
至宋,水引的形状逐渐变得更细更长,成长条状。
然后水引,细如委綖。——《太平御览》。
也是宋朝时,“面条”一词才逐渐普及,面食种类大增。
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卷鱼面、笋辣面、素骨头面、百合面、血脏面、百花棋子面、水滑面……客官您看来点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