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非洲故事路上书
埃及 | 潜水、度假、欧洲人的后花园 VS 混乱、贫穷、满街AK

埃及 | 潜水、度假、欧洲人的后花园 VS 混乱、贫穷、满街AK

作者: 狗子旅行中 | 来源:发表于2020-01-17 19:28 被阅读0次

    Fold 1

    消费降级,就去埃及。

    当阳光从窗帷的缝隙里钻进来,透过轻薄的纱幔把你叫醒,而此时需要考虑的大事只有早饭要不要多加一份煎蛋,以及今天该出海还是浪费在泳池边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显得非常简单。

    在这里,跟船出海的浮潜一日游只需要50-80欧,包午饭包饮料包潜具,会去几个不同的潜点停船浮潜,水性好的话,在dolphin house还可以跳下船去和海豚一起游泳。

    虽然有些酒店的私人海滩附近就能直接浮潜(上一篇写过),免费,人少,特别爽。但出海也有出海的好处。吹着海风,烤着太阳,远处的海面布灵布灵地闪着光,近处的海水清澈见底,站在船上就能看鱼。换好泳衣扑通一跃,瞬间被蓝色包围。

    冬天的红海温度非常宜人,泡在水里整个人都暖融融的。而海水的颜色非常漂亮,顺着阳光的方向可以轻易捕捉到浅蓝深蓝的渐变。比颜色更美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清透。从高处看,蓝色背景板上,浮潜、深潜的人像悬空漂浮一样轻盈,连同他们的影子一起清晰可见。

    不同设备拍摄的红海,右下角图 by 罗老西

    水性绝佳的船员们不借助任何道具就能一个猛子扎进海里,灵活地在水底窜来窜去,给我们这些穿着救生衣、咬着呼吸管、小心翼翼地把头往水下探的弱鸡们拍下面目狰狞的照片。

    潜水的快乐不一而足。对我而言,当珊瑚礁像三维立体的纪录片一样在我面前展开,当鱼群近的触手可及的时候,才会真正从心底里冒出一种和地球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

    罗老西用osmo拍的视频截图,手机翻拍电脑屏幕所以有色差。  

    船停了就在水面上躺平,船开了就在甲板上把自己烤干,几个来回就迎来了夕阳西下,沙漠里的赤壁迎你靠岸,在启明星升起之前,它将一片辉煌。

    除了最平常的观鱼浮潜,稍微多出一点钱就可以背上氧气瓶,深潜到海底看看大海龟、水下洞穴和中世纪沉船,带上更专业的设备和导游,说不定还能去找找古埃及遗迹。

    如果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放空,不妨去沙漠守护一场声势浩大的日落,再等到万籁俱寂的时候,仰头看看万千星辰。

    日落时分 万千星辰 by 罗老西(可能需要调亮观看)

    在各种各样的一日团上,你会遇见欧洲各个国家的人,从芬兰、挪威到立陶宛、罗马尼亚,逃离阴冷的冬天,来红海边度个假似乎是全欧洲人的共识。但当你回到酒店的时候,大概率会发现自己被德国人包围了,他们和其他国家的游客不一样,只爱在餐厅、泳池、泳池边躺椅和沙滩上停留,顶多加上赌场和spa,度假只是换一个暖和的地方以原来的方式生活。

    对他们来说,这些服务人员全都会说流利德语的度假村们,就像德国的小型海外分支,只不过是气候适宜、酒水畅饮、服务热情的超easy版本。

    上图 by 佩祺;下图来源官网

    这是埃及的一面。

    Fold 2

    只要走出酒店,就会瞬间来到埃及的另一面:和星级度假村隔着马路相望的,是一群残缺的房子,沿着马路往南或往西走,都是一片荒漠。

    photo by 罗老西

    红绿灯?埃及没有。

    减速全靠频繁出现的减速带,交通秩序全靠司机主观臆断。同样是“司机”,驾驶的可能是返厂修理过十几次的尼桑、载满游客的大巴和从不关车门的中巴车,也可能是由驴拉着的板车,或者干脆是一只骆驼。

    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人、驴还是骆驼,都很有耐心。一旦遇上大塞车,四脚的沉默动物和四轮的大型金属块儿全都热热闹闹地挤作一团,谁有先行权,又被谁抢了先,似乎只是一个比比谁更认命的游戏。

    开罗街头 有完整立面就算优秀的居民楼

    作为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开罗对自身的混乱视若无睹。

    试图超越比萨斜塔的居民楼、随处可见的无法分辨是尚未竣工还是正在被拆除的危楼、如同发达国家废弃汽车集合地的停车场、街角的警哨站、马路上骆驼的排泄物、每两辆大巴车之间站岗的警察和他们手里的AK47、兴奋地与AK47合影的游客、刚礼拜完的僧侣、烤玉米的小摊儿、不知哪儿传来的烤肉味、马蹄声、喇叭声、祷告声在这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我们只是凌晨两点起床,坐了六个小时大巴来开罗逛上一天的过客,不自觉地掉进这个模糊了视听嗅觉边界的巨大漩涡,疲倦和沉沦,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同义词。

    清真寺前

    Amr ibn al-As清真寺前的年轻男孩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带着一身轻快飞扑过来,扬起怀中的格子围巾,笑嘻嘻地向每一个经过他面前的游客吆喝:“1 dollar!埃及最好的纪念品,只要一美金!”在被拒绝后,脸上露出“太可惜了!你怎么怎么不识货!”的惋惜神情。

    唯一的破绽是,他脸上的笑容有多真挚,手上的围巾就有多劣质。

    Amr ibn al-As清真寺内

    从这间非洲大陆上第一座清真寺往南走五百米,就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群。五个东正教教会,三间基督教教堂和一座犹太会堂都坐落此间,彼此仅隔几步之遥。

    在抵达信仰之前,每位游客都要经过巷子口全副武装的警察的审视,窄巷里密集摆放着的书、纪念品、明信片的诱惑,和五岁小孩叫卖着大概率来自义乌的“埃及风”衣物的考验,堪称现代版“出埃及记”。

    基督教教堂 教堂前的午餐

    一间基督教教堂门口,身材瘦小的年轻男子头顶两个摆满食物的托盘,穿过被游客挤满的小巷子,把托盘放在长椅上,和朋友或是同事分享午餐。盘子里除了馕,只有蔬菜和蘸料。

    当他顶着托盘侧身走过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眼睛,腼腆无助中夹杂着麻木,和冲到游客面前贩卖纪念品的小贩那期待又戏谑的眼神截然不同。

    Life is elsewhere. 生活在别处。这句说烂了的话放在埃及实在是再贴合不过了。

    古埃及王朝的人民为了来世的幸福毫不在意今生今世的命运;公元后,现实版巴别塔屡次重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互戕了几百年,有人为信仰杀戮,有人因为信仰得以生存;现在,全境阿拉伯化的埃及仰赖于五千年前文明的遗迹发展经济,占90%人口总数的穆斯林娶四个妻子、斋戒、朝觐、每日礼拜,以期在末日审判时脱离俗世,远离火狱,得到一个好的归宿。

    对我这样的无神论者来说,没什么比过好当下每一天更重要。但埃及人,从古至今,好像每一个人都困在一张网里,所做的每一件事站在他们的角度都理所当然且真心实意,在旁人看来却说不出的困惑。

    ——今夜我不关心世界,只想着我面前的人类,而他只在乎下一个世界。

    Fold 3

    如果说尼罗河的“豪华游轮”是一个笑话,“奢侈”在开罗是荒诞可笑的修辞手法,那么出城后的画面每一帧都在提醒着往来的异乡人:这里是非洲。

    常见的岗亭

    比如每个省市村镇的交界处都有拦截车辆等候查验的岗亭和栅栏,密集处几公里就有一个查验站。除了窗口探出的那杆枪,地面上还有很多警察、AK47和防弹盾牌。

    比如以红海省为界,往北前往首都,有路况不错的高速公路可走。但路边是铺天盖地的蓝天和黄沙,除了偶尔经过的收费站、工厂和空无一人的休息区,别无他物。

    比如往南前往卢克索,只有普通公路可以走。车先开到基纳,再沿着尼罗河支流一路向南,河流东岸是尘土飞扬、没有隔离带的公路,西岸是当地人居住的村落和农田,黄色、蓝色、绿色在这里漫无边际地肆意扩张。

    埃及农村 埃及农村 埃及农村

    包着头巾的男人在河堤上牵着驴慢慢走;一身黑袍的女人划着木船在河里一往无前;老人从河对岸走来,坐在马路边等待戈多;只有孩子是鲜活的——他和十个面目模糊的大人一起挤在一辆机动三轮车的后座上,兴奋地向每一辆载满外国人的巴士挥着手,证明我们真实地踏上过这片土地,其他人只是安静地、神色平常地坐在那里,好像一车一车的游客对他们而言和缓慢移动的牛群毫无分别。

    是贫穷让他们无所事事,还是无所事事让他们贫穷?

    不看前缘,莫求因果。

    Fold 4

    另一种无所事事,属于几百年来在沙漠中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

    他们曾经坚忍不拔、无拘无束,只认氏族、部落,不承认任何法律、政权、政治制度,宁愿在旷野里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愿定居城市。

    贝都因部落定居点

    如今,虽然仍有部落拒绝妥协,选择与荒漠、星空、骆驼为伴;但一部分贝都因人已经放弃了游牧生活,与现代社会产生了或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包括从外界摄取清洁水源,与旅行团签约,为游客提供帐篷和餐食,兜售手工制品,牵骆驼载游客走上两分钟来换取报酬。

    裹得严严实实的女人们沉默地坐在茅草屋里,每当有旅行团来到屋前,就现烙一个饼给游客们吃,给多少小费则任君选择。这种比馕软但仍有嚼劲的饼被烘的又热又香,贝都因人爱吃,骆驼也爱吃。

    茅草屋和贝都因女人

    从外表看,整个部落仍然原始,用茅草和石块搭起来的房子看上去十分脆弱,而领地内最美、最坚固、最豪华的建筑是一座小型清真寺——宗教是这片土地上亘古以来最牢不可破的东西,政权、部落、甚至时间都容易凋零,只有宗教会随着最后一个人类落幕。

    但其实很多房子里已经装了电灯,一间房子外的沙地里甚至安了卫星信号接收器;曾经为整个部落提供饮用水的水井已沦为景点,畜养着鸡和羊的笼子、拴骆驼的木桩连同遍布动物排泄物的沙地一起被游客占领;夜幕降临,游客们在草棚子里席地而坐,享用烛光晚餐的时候还能喝上百事可乐,吸上水烟。

    游走在原始与现代的矛盾之中的贝都因人显得十分沉默,他们从不落单,从不与游客搭话,不需要他们出现时绝不出现,没事的时候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远远地看着旅行团们来来往往——有时我分不清,到底谁才是被参观的那一方。

    这始终是我无法理解的一种生活。

    左:牵骆驼的男人;右:老王

    当我坐在贝都因人的茅草棚里,在烛光中喝下一杯沙漠植物的茶;当我弯着腰走在金字塔内部狭窄的通道里,呼吸着潮湿、炙热又稀薄的空气;当我踏进法老们藏在帝王谷中的陵墓,看着几千年后仍然灿烂的壁画;当我在卡夫拉金字塔前,目送一个埃及人骑着骆驼缓缓走过;在诸如此类的时刻,我都会恍惚间感到,时间在这里并不起作用,而我也并不行走在现代埃及。

    金字塔内部 拉美西斯四世陵墓的墓道 卡夫拉金字塔前的男人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条赫拉克利特的长河绝不会流向过去的辉煌,而只凭自己的意志再度捏造一个转瞬即逝的梦。


    不知不觉又快四千字啦。

    金字塔帝王谷就放在下篇吧!

    欢迎关注同名工/.粽./號:狗子旅行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埃及 | 潜水、度假、欧洲人的后花园 VS 混乱、贫穷、满街AK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kh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