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的意见,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一个共识可能是,人工智能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主要的分歧,在于这种影响的重大程度。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并最终毁灭或奴役人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的好助手,帮助人类提高自身能力,并取得更大的,现阶段无法想象的成就。
我倾向于后一种观点。阿尔法狗打败了人类最优秀的围棋选手,毫无疑问,它具有智能,而且这智能比人类更聪明。但智能是否等于意志呢?
正如很多评论所说的,虽然阿尔法狗赢了围棋,但它并不会因此高兴。它不会愤怒,不会忧愁,更不会因为下错了棋而后悔。它从不悔棋。总之,它没有人类的情感,而这正是意志的特质。
对于一个非意志而言,意义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事情没有好坏之分。阿尔法狗虽然赢了围棋,但它并不知晓围棋的意义,它也不用知晓。
在我看来,阿尔法狗每落一个子,都是一次信息的获取。在围棋棋盘上,下一步子该落在何处?在我看来,那个位置坐标就是一个信息。如何获取这个信息?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确切的说,是一个信息技术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IT」。有一个词叫做「IT民工」,用来表达某些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某种心声。但他们的工作,与创造人工智能的工作,属于同一个范畴。
信息技术,是如何传送信息的技术,如互联网;也是如何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如大数据;还是如何储存和应用信息的技术,如数据云。最后,别忘了,信息技术还包括了如何创造信息的技术。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创造数据的行为,我用到了windows系统,vim编辑器和markdown编码,当然还有QQ拼音输入法和整个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技术。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技术,它们使我能动动手指就能写一篇文章。而人工智能,则是另一项创造数据的技术,只是比起我码字来,人工智能更为高效和高质。对于围棋来说,信息的质量已经超过了人类在那个方面最优秀的头脑。
是的,高效和高质。技术,其使命就是不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技术的反义词是理论,如理论物理。理论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即这个事情是否有可能做成;而技术则解决效率和质量问题,即在理论可行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人们可以承受的质效方案。这个方案越优秀,说明技术越高超,这也是所谓「技术壁垒」和「核心技术」的所有涵义。
前段时间看了《人类简史》,我知道人类的远古祖先在农业文明之前,过的是狩猎采集的生活。狩猎采集者吃的是动物和植物,农民吃的也是动物和植物。所不同的是,农民们吃的大部分是他们驯化的动植物,麦子和猪。这就是技术问题,确切的说,是农业技术中的驯化技术问题。农民们准确的找到了可驯化的物种:小麦、水稻、猪和鸡鸭等。他们得到了更稳定的食物供应,部落得以聚集更多的人,农业文明开启。技术造就了人类文明的拐点。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工业文明。从烧水壶的盖子哐哐响,到蒸汽机开动,也是技术问题。但正如农业文明的主要成果不是吃的更好一样,工业文明的主要成果也不是获得了更强大的动力。硬的技术突破开启拐点,但主要的成就则是后来的软技术成果。
农民们比猎人吃的更好吗?答案是否定的。狩猎采集者每天工作两小时,吃的是鲜美的野味和新鲜的瓜果。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吃馒头米饭,有时还得吃剩菜剩饭。工业文明则带来了污染问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罪恶」。
但农业文明带来了更大人群的聚集,继而带来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也是技术,因为它也是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案。而正是社会分工,让人类的质效得到本质的提高。想想金字塔和长城是怎么造出来的吧。
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好东西,则是标准化。我去买一个灯泡,不需告诉灯泡厂的人我家的灯座尺寸,更重要的是,灯泡厂的人不需等人来买就可以敞开来生产——只要按标准来即可。工业文明短短几百年,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以来所有财富总和还要多得多的财富,靠的就是这种「敞开来生产」。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信息文明时代,也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硬技术。那么,作为信息技术的最高成就,人工智能会是这个时代的软技术成果吗?还是下一个时代的硬技术拐点?
如果是后者,我们的历史学家或许会称其为「智能时代」,一个脑力劳动,比如编程、写作或者桥梁设计,都无需亲自动手的时代。
点击下方绿色按钮快速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