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学历“文化人”违法犯罪的社会现象结合《易经》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文化呢?
《易经》里面涉及到文化的有两句话:前一句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文”是指特征,在这里就是观察天气变化的特征,即要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所以是“文变”。
后一句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把找到的这个规律应用到人道上,让人们去遵守,这叫“人文化成”,这才叫“文化”。
简单一点就是要天人合一,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天道,亦如《道德经》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正的文化是从道德的层面引导人们向善,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品德。
王老师从高学历“文化人”违法犯罪的社会现象,比如复旦投毒案,清华投毒案,海外留学生两个博士,男生大庭广众之下把女生头割下来等等引出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并从教养,气度,关怀,抱负,神奇等五个方面结合案例逐步阐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有文化。
比如教养,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
气度,是比教养提升了一个境界的特质。
关怀,一个气度非凡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继续自行升华。
抱负,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继续升华,到的最高的境界。
神奇,文化能把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从尘埃变成恒星,化庸俗为文雅,化腐朽为神奇。
文化修习的目标是什么呢?
《大学》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人的修行目标是为了明白光明的德行,不断进步,以至于达到尽善尽美。知道自己的目标后就心定心静,安心学习思考,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大学》也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通过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方法。
也就是一切以修身为本,抓住根本,学习文化逐步完成教养,气度,关怀,抱负这四个阶段从而到达神奇的状态,这才是最智慧的。
那么如何学习文化呢?
学习文化最捷径的方法就是在育心平台用137累积法学习以《易经》为根的中国文化了。
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学经,行经,明经各个阶段,是一个统一立体的系统。
而且我们可以确定,只要在这里听话照做,一切都可以复制可以实现,让我们轻松快乐地实现这教养,气度,关怀,抱负,神奇等五个阶段文化层次的逐步提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之路更加圆满!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