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无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更取决于怎样读,对读者而言,掌握读书方法很重要。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自幼遍读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出二十四字阅读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须教有疑”。
具体来说就是从基础读起,一本读通,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通,由浅入深进行阅读。
在熟读基础上理解和思考,领会其要旨,使书中的话像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于自己的思想。
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记马虎或者自以为是。
要结合自己的思想、经验、经历、需要去体验文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要聚精会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阅读要从有疑到无疑之后,才算真正理解并掌握其实质。
朱熹特别强调循序渐进,他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不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要频频回顾,以求得扎实的学问。
这二十四字读书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在快时代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及精力结合好的方法建立自己的读书方法,以便更快更有效的汲取书中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学而不用等于白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