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怎么了解下属每天的工作情况?是通过每天的日报邮件还是开会、开会、开会?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有没有对汇报类的会议感觉的厌烦了呢,是不是太频繁了,而且动辄就开上一两个小时?好像别人汇报的细节我也不是很关心啊。日报、周报、月报,写这些邮件也是够够的了。
怎么样,要不要试试看板?
看板是什么
「Kanban」并不是拼音,而是日语中“卡片”或是“标志”的罗马拼写。看板源自丰田的生产模式,近些年演化成了软件项目管理方式,多用于敏捷开发、精益开发。而现在看板更被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
看板关注工作流程的可视化。简单来说,看板就是一个任务清单图,最常用的看板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看板To do 代表待办的事项,Work In Progress(WIP)代表正在进行的事项,而Done代表已经完成的事项。
每当卡片的状态有变动,这张卡片就会被移动到相应的状态栏之中。也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按更具体的流程进一步分隔状态栏,例如:构思阶段→需求设计→开发中→测试中→已完成。
看板可以是真实的白板+便利贴+磁铁,也可以用软件进行管理,诸如Jira, Trello, Teambition。不管选择哪种,最关键的还是让所有人都随时能看到这块看板。
看板软件相对于实体白板,能容纳更多的信息,有条件的团队可以专门设置一个看板投影仪。
但是手撕一把便利贴的快感好像是虚拟的软件没办法给的(误)
<br />
看板的疗效
看板卡片- 知己知彼
看板上面的每张卡片都会写明责任人。不管你在项目里扮演任何角色,知道什么事是「谁」做的以及什么事该「我」做,对团队合作来说都很关键。
程序出Bug了可以快速定位到开发人员;需求出现问题时找哪个产品经理;帮助新人快速熟悉团队;了解每个人的工作量和贡献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敏捷开发的自组织团队中的成员会自行认领卡片任务,把主动性发挥到极致
<br />
- 临危不乱
看板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能帮助团队发现「瓶颈」。看板是基于流程的,某个环节中的卡片不断积累成了长龙、或是某张卡片一直没有移动、或是移动非常缓慢,所有的成员都能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是某个环节的人员已经没有精力再接收更多工作了,也许是有人在偷懒,也许是其他原因。
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如何解决瓶颈变成了第一要紧的事,而持续地记录、处理瓶颈,分析、统计问题能让团队更好地安排工作计划,临危不乱,让流程更加的顺畅。也能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不足,持续地提高自己。
如果已经完成的卡片出现问题,记得别把它拖回“正在进行中(WIP)”。写一张新的卡片,这样不仅更有利于跟踪,也不至于打击士气
<br />
看板是有规则的
看板有一条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的规则就是「限制WIP的卡片数量」。也就是说只有当有余力时,团队才会去接收下一张卡片。这确保了团队能够全神贯注,更快地完成工作。而且这个限制也能帮助团队发现瓶颈所在,因为他们没法去待办事项里提取更多的卡片了。
看板还有一条规则就是「持续改进」。看板可视化了工作流程,暴露了团队的瓶颈,也给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供了依据。如果卡片一直很流畅地在各个流程中运转,或是频繁出现瓶颈,你也许可以考虑调整WIP卡片的上限。
除了刚才提到的,你也可以给每张卡片标注上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搞清楚任务拖延的原因。
<br />
<br />
最后分享一个在敏捷开发中使用看板的例子。
敏捷开发的每次迭代应用一个单独的看板。保持每个看板只有当前迭代的用户故事和其他任务,保证团队专注于当前交付的功能。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进行持续地改进每个迭代的流程。
欢迎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项目经历!
想了解敏捷开发,你还可以参考
《敏捷开发从信任团队开始》
《那些拯救程序员的「神器」| 自动化敏捷开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