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篇
我是如何辅导孩子学语文的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语文学得非常不好。默写、组词、造句、阅读和作文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我那个时候也很着急,但是考虑到语文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我就平复一下自己着急的心情,着手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我仔细分析了一下,默写、组词、造句以及作文都和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所以我每天晚上坚持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为了检测孩子的阅读效果,一般情况下他读完以后,我还要对他进行提问,问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内容。孩子的作文很成问题,经常拿到作文题,半天也写不出一句话。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不让他写,让他说,他能说得出来。于是,那时孩子写作文,我都采取了,他先说,我录入电脑,然后他再从电脑上抄的方法。
孩子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一个作文班。这个作文老师名气很响,我全程跟着听过课,他上课就是吹牛,天南海北的吹一通,最后留半个小时给孩子们迅速写一篇作文。然后一周布置三篇作文,让他们写作文。我想了一下,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般有个会说故事的老爷爷, 我们很多孩子围绕着这个老爷爷听故事。现在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少有这样一个会说故事的老爷爷了,他们聚会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我给孩子请的这个作文老师其实就是充当了说故事的老爷爷角色。听了两年的故事,练习了两年,孩子在小学毕业的最重要的那次区统考中,语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到了初中以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孩子的语文又被打回原形,考了班上倒数第二。我翻看他的试卷,发现他的阅读一塌糊涂,作文也不知道所云。从小学到初中,孩子又不会学语文了。成绩到了谷底的孩子,非常听话,那段时间,乖乖的跟着我的步伐学习语文了。每天晚上跟我做一篇语文阅读理解,每周老老实实大声朗读课文,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过一遍,着重体会老师分析的过程。这样过了两个月,孩子的语文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下子考到了班上的前十名。顺利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到了高一,孩子的语文成绩又开始拖后腿了。高一的孩子,开始有自己主见了,不太愿意接受我的帮助了,他总觉得自己语文考得不好不是他水平不好,而是由他的失误造成的。在语文连续几次考得班级垫底之后,他终于承认了自己语文的不足。不过,我这次帮不了他了。他自己总结了自己在学习中不到位的地方,认真听课,多做练习,多看优秀作文,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他的语文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孩子的语文成绩上上下下,起伏很大,在跌倒低谷后还能逐渐上升考到不错的成绩,究其原因,跟他的语文阅读量有关。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最重要的方法。
孩子篇
课堂不容忽视
很多人认为语文素养的提高,重在课外积累,重在生活体悟,课堂却可有可无,作用有限,而我认为课堂是不容忽视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语文老师,能够讲授道理,解决一些困难。即使我们读足够多的书,体验足够多的生活,这时,我们人就会有不懂得问题,就需要听课,然后明白一些道理,同时,课堂也是可以引发兴趣的,比如我们觉得老师讲《刺客列传》精彩,可能会想着看一看《史记》,听老师说赫尔曼黑塞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我们可能会想着看一看《荒原狼》,这样子,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在课堂想,我们需要学会举一反三,课后阅读时,结合语文课内容,效果会更好。比如老师讲李清照词前、后期的不同,我们读到李清照的词时,也就可以结合以上那两种不同的风格,进行分析。再比如,听老师讲苏轼被贬到黄州后的遭遇及改变后,再读《赤壁赋》《记承天诗夜游》等文章后,又会有更透彻的理解,所以结合语文课堂学语文,效率会更高,而忽视课堂,往往会有方向性错误。
一切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价值观的问题。人物形象的判断,也是基于此。比如,最近我在看《刺客列传》,就遇到了有关价值观的问题。荆轲刺秦王可谓家喻户晓,可刺杀失败的代价却是整个燕国(地图献给了秦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的就是这个。荆轲岁好读书击剑,可他性格上也存在巨大的弱点,他被两位著名的剑客嘲笑一番就走,没有选择请教剑术,日后,他因剑术不精惨死咸阳。而易水送别这一情节感动了无数读者,临死不惧使人惋惜,为此,世人都称他为英雄,也就是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既非客观分析得出,又非个人主观情感取向。对于价值观的把握,恐怕只能在语文课上学到吧,自己判断,往往与主流价值观偏离。
我们必须明白,语文素养的提高,课堂上认真听课是基础,忽视课堂是本末倒置的。课堂不容忽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