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又如三阴三阳之气,有当时而至者,有非时而至者。人中之皆能致病,亦视乎人之正气何如耳。正气盛则邪不能入,正气衰则六气之邪,无论当时非时皆足以生疾。
试以脏虚而自受邪者言之,如厥阴属肝脏,肝主筋膜,厥阴之邪气所至为风。人感风邪,入于筋膜,必筋急而牵引,故厥阴所至为里急。
少阴属心脏,心主血脉,少阴之邪气所至为热。人感热邪,入于血脉,必血行而出外,故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
太阴属脾脏,脾脉行腹里,太阴之邪气所至为湿。人感湿邪,入于腹里,湿为阴上土必克水,故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少阳属三焦,三焦上下相通,少阳之邪气所至为火。人感火邪,游行三焦,且火性炎上,故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
阳明属肺脏,肺主肌肉,阳明之邪气所至为燥。人感燥邪,入于肌肤,必凝滞气血,故阳明所至为浮虚。
太阳属肾脏,肾为寒水,太阳之邪气所至为寒。人感寒邪,入于经络,必骨痿而筋缩,故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此正气虚,而本脏自病之常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