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鱼,有关鱼的都喜欢。我不但喜欢吃鱼更喜欢养鱼,这到底是缘于喜欢吃还是缘于别的,我也说不清。也许是看到它们让我觉得舒畅吧。特别是那双圆亮的眼睛仿佛永远都没有烦恼,也许是因为它们总是开心的原固吧。
在我们这个小村上也有几个鱼塘,都是私家的。也许是太小了,养不成大鱼,也或许总是缺水,鱼塘容易干涸吧,后来都荒废了。但是它们也有过辉煌的时候。隔壁的一户就有个小鱼塘,大约三厘地。尽管如此的小,在我看来它也有着无限乐趣与奥秘。春夏之交池塘里的水满满的,到处都是小鱼儿,像蚊蝇一样大小,成群的游来游去。你只需蹲在岸边用收去捧,准能捧到一两条。到了冬天就到了捕鱼的时候了,先要把池塘里的水放一些出去。他家的老父亲从上面的院子里提着一个捞子赶过来,池塘实在太小了连网都不用上,村里的老老少少围满了鱼塘。老爷子一个人穿着鱼裤下到塘里,水还是没到了他的胸前,他端着捞子从这头几步就走到了塘的那头,端起来一看好几条大鱼在网兜里蹦来蹦去。一时间就热闹了起来,装鱼的装鱼,欢叫的欢叫,指挥的指挥。老爷爷又翻来覆去的捞了几次,不见有大鱼。就上岸了。大家还没看得够就结束了。再后来小鱼塘的傍边也开了一个鱼塘来,这是另一户人家的,这原本是块水田,一年秋收后他们把田里的泥起了出来,堆在田埂边再用木棒把它夯实了。就这样一个新的鱼塘诞生了。当年冬天就开始蓄水了。来年春天就可以放鱼苗了。这个鱼塘比傍边的小鱼塘大了两三倍。夏天他们兄弟俩更有趣提着灰筛在里面捞鱼,灰筛太浅了就算碰巧捞起了,还没等上岸鱼又蹦出去了。搅得一塘水混浊不堪,鱼也串出水面蹦得老高。这也许是它最兴盛的时刻吧,几年后两个鱼塘都荒废了,成了草地。现在草或许长得更盛了吧。
钓鱼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时买不起鱼杆甚至也买不起鱼钩,鱼线和鱼杆都好解决,鱼线随便扯上一根就可以,用得最多的还是肥料包装袋上的白色的线,鱼杆就从山上砍几根水竹可以了。没有鱼钩哥哥就用缝衣针做,缝衣针也没有的话就用细的钉子做,再没有就用细铁丝,他总能有办法做出来。鱼钩是最关键的,如果不好就很难钩住鱼。后来也不知道哥哥从哪里挤出来的钱,有天他从街上带回了鱼线与鱼钩。我们高兴的不得了。一次我们村里的男孩子商量一起去水库钓鱼,一行有六七人。各各手里拿着根竹杆浩浩荡荡向水库进发,途中要经过一个叫“荷叶塘”的鱼塘,这个鱼塘三面是山,还有一面是堤坝。塘公家但是由老表他二爷承包着。他二爷说话有些结巴,大家就都叫他哑巴,就连老表都亲切的称他为“哑子爷爷”,他兄弟俩平时在家这么叫时姨要是听见了就是一顿骂,“没大没小的家伙,自家的二爷是这么叫的吗。”“别人都这么叫,怎么不可以。”“别人是别人,你就不行。”姨很是严厉坚决的道。“好好好,不叫就不叫”兄弟俩一边点头一边答应。但背地里还是左一个“哑子爷爷”,右一个“哑子爷爷”。说起他的这位二爷那也是号人物,这个鱼塘周边的山上都是坟墓,白天一个人从这里过路都觉得脊背发凉,他倒好一个人晚上还在这里过夜守鱼。他就在鱼塘的出水口的一个石壁上支了几根木头做架子,再在上面用破旧的“蓬连”(一种用竹篾编织的很大一张铺在地上专用来晒谷物的东西)一盖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棚子,老表还听他二爷讲晚上这里闹鬼,有时就有鬼撒沙子撒在他的棚子上沙沙的响,他开始以为是人,就骂“哪个作死的在这吵我啊。”但是无人作答,沙子还在继续撒,他知道这定是有鬼在作崇了。听得我浑身发紧。我说“他就不怕吗。”“他就是不怕他还跟鬼聊天呢。”“他养鱼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养鱼都是一年一捞,他几年都不捞,那草鱼长得跟猪崽仔似得,有年过年,他从塘里捞起一条大草鱼三十多斤重,比人还高,一个人根本抓不住,用澡盆子都装不下。”老表激动的说着,哥哥也说这塘里的鱼是很大,有次朝勇也见过,他说大鱼浮出水面换气,只见那鱼旗就像扇子一样大。我有些羡慕起他有这样的一个二爷爷来。我多么想看一看那样的大鱼来,看它到底长什么样。他不光这些,他还会些医术,总是看见他地里种些药草。他嗓门很大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跟炸雷似得。他是如此的神秘莫测我们大家都有些怕他。在经过“荷叶塘”时,有人说要不先在这里钓钓看能不能钓到。老表也欣然同意,若不是仗着老表的他的关系我们决不会在此钓鱼的。我们走到靠山的那边,好随时准备开跑,我把鱼饵上好提起钓杆住水塘里甩去。一会就看见鱼膘在往下沉。一股强劲的力量像要把我连同这鱼杆一并拉走一样。我猛的往上一提,一条白花花的鱼儿挂在上面。我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这可是我生平钓到的第一条鱼啊。提上岸来大家都凑了过来,我连怎么给鱼脱钩都不会。哥哥帮我把鱼取了下来,这不过是条三个手指大的鲫鱼。我们把它装进了塑料袋里。大家兴奋的又回到了各自的位置,没过多久塘坝那边传来了骂骂咧咧的声音“好啊,你们这些强盗来偷我的鱼嘛,我来抓住着。”听声音就知道是老表他二爷来了。大家把杆一提,呼的就往山上跑。跑的远了确定没有追过来才停了下来。我们决定再去水库钓,但是刚刚发生的一幕,使大家都担心怕水库也有人管,也不敢在坝上去钓一直住上走走到水库的腰部去钓,一来这里相对隐蔽,二来即使有人看见了,好逃跑。一行人蹲了一下午,连个钓儿也没咬。都不敢住原路回去,怕被老表他二爷看见了骂。最后饶了一个大圈才回到家。此后大家再也没有一起来这样的地方钓鱼了。
如此有趣的鱼塘激起了我对养鱼爱好,但喜欢养鱼这个爱好我想更多的是缘于小学语文课本里《小猫钓鱼》的插画,插画里画小猫的鱼塘让我着迷。我多么希望也拥有那么样的一个小池塘啊。在往后的日子里从此就结下了我与鱼塘的故事。刚开始我就找来丢弃的缺口的坛盖,这就成了我所私有的小鱼塘。有了鱼塘自然就得有鱼,这个好办,鱼塘太小自然养不了大鱼,像那小鲫鱼我也不敢放在里面怕它们跳了出去。我跑到村里别人家的鱼塘里用手捧了几条小鱼儿放在里面,我也叫不知道那是什么鱼,或许是些鳑鮍幼苗,也或许是些麦穗鱼苗,总之对于那些微小的鱼儿你不认真的去看还真是发现不了的鱼,我们统称为“禾花丝”因为它们看起来就像稻花的花药那般的细小。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养鱼的热情。我把它们放在石墙上,怕它们被鸡儿啄了去,又捡来瓦片盖起来。还丢一点点草放在里面喂,一放学回来就掀起来看看有没有死,有没有长大或者是跑掉。可是一连好几天我放的草料都没有吃掉,鱼儿也没有长得像碗儿一样大。我想是不是没有晒到太阳的缘故,于是我把瓦片掀开来。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鱼儿还是那么大,浮在水面吞吐着。我快要失去信心了,我想这鱼多半是养不大的,我又把它端到了地面上,反正鸡是啄不到的,我心里想着。后来妈妈买回来一群小鸭子养,毛绒绒的很是可爱,刚开始都是关起来养着的,我也不担心我的小鱼塘被这些小鸭子给洗劫了。不过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我的小鱼塘上围着好几只小鸭子,还有两只在里面游泳呢,我想这下肯定完完了。我跑过去赶开鸭子,但是一切都晚了,那小小的鱼塘里只剩下一汪混浊的水。小鱼一条都不见了。鉴于小鸭子的可爱我也没有去责罚它们。我的第一次养鱼就这样宣告失败了。但是我也知道那里面是养不了大鱼也养不成大鱼的。于是我又开始寻找新的“鱼塘”。一天我决定要亲手开挖一个小鱼塘来,我拿着小秧镐瞒着大家在屋后的屋檐下开挖了一个小小的鱼塘,一脚长的宽度,没小腿的深度。我很是满意,我又从圳沟里提来水把它灌得满满的。怕被发现了挨骂扯了杂草掩盖了起来,心满意足的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去一看鱼塘里的水一滴都没剩。我又提了水来灌满它,可是待我放学回来时水还是干掉了。好在我还没有把鱼放进来。看来这里是肯定无法当做鱼塘了。最后我把它做成了陷井,把哥哥骗过去让他踏,他一脚踏去陷了进去差点摔跤。再后来父母也知道了这件事,还被责备了一翻。这次的失败后我很久都没再养过鱼了,但是心底的火焰从未熄灭。
父亲也爱养鱼,我记得有次父亲从货郎那里买了一块钱的稻花鱼苗,足足有一两百条,很小很小一条,像针尖那般的大小。父亲用脸盆装着,鱼苗密密麻麻的浮在水面吞吐着。很是可爱,我问父亲准备放在哪里养,他说放稻田里养,我说那涨水不就全跑了吗,父亲说终归还是会剩些的吧。父亲要去放鱼苗,我和哥哥也跟着去,我们满心欢喜的跟在后面,来到自家的一块水田里,禾苗已经长满了田间,没了缝细。父亲把出水口用泥巴堵得严严实实的,又围着田埂转了一圈看没有别的出水口。再小心翼翼的把鱼苗倒进了田里,鱼儿一条条消失在水田里,在我们看来这倒进去不仅是鱼苗更是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一到下大雨的天气父亲总是要往田间去看看,有时在圳沟里捞泥鳅时路过此地我们也去关照一下,生怕大水冲垮了出水口鱼儿跑了。收获的季节到了,我想像着稻田里硕大的鱼儿在浅水里到处乱串,而我们追着到处跑。装满了一桶又桶的情形,心里美滋滋的。父亲提了个小秧篓系在腰上。而我要提一个桶去,怕鱼儿放在秧篓里会死掉。我们一边收割稻谷一边随时准备抓鱼,母亲割下第一株稻子,我用无限渴望的眼睛盯着地面,看有没有鱼,可是没有鱼。田里的水也很浅很浅了,我说为什么没有看到鱼,他们说我们这么大动静鱼儿跑到田中间去了。我怀着希望也一起劳作起来,一厘,两厘,稻谷一片片的倒下来,鱼儿还是没有发现,突然母亲说这里有条鱼呢,可惜死掉了,我兴奋的跑过去看,果真一条三指大小的稻花鱼干瘪的躺在田地上。太可惜了我说到,但说明这里肯定还是有鱼的。一直到田的中间父亲在一些脚洞里抓到几条鱼,我高兴的不得了,把它们放在桶里看了又看。一直到把整块稻田都收割完了也还是那几条鱼,我想是不是看漏了,我又在田里四处寻找看有没有鱼,可是一无所获。我问为什么只有这么几条鱼,鱼儿都去哪里了。父亲说可能下大雨的时候跑掉了吧,也可能被鸟儿吃掉了吧。我有些失落但总算还得了几条鱼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再后来父亲也不再往田里放鱼了,一来母亲不同意,母亲说别稻谷也种不好,鱼也得不到。二来收获的确太少了。但这也没能打击我对养鱼的念想。后来家里建新房,要取土烧砖,挖出了好几个又大又深的坑来。房前的几个用打打地基的土又填平了。只剩下屋侧的一个坑还没有填,在下大雨的时候积水很深。好几天都不会干涸,加上又是六月正是多雨的时节。于是我又计划把这当做我的鱼塘,说做就做。我把在圳沟的捞的鱼挑了几条指头大小的鲫鱼放了进去,又挑了几条小的泥鳅放了进去。心想这下鱼儿总可以安心快乐的成长了吧。由于当时是在学校里寄宿,一个礼拜才回来一次。记得那个礼拜一直都大晴天,我担心起那个鱼塘来,不知道它能否挨得过。周五放学回来我迫不及待的向池塘走去,可惜的是它终究没能熬过来,眼前是干涸的池底,下面几条死鱼躺在那里,我跳了下去,发现池底还有些湿润应该是昨天或是前夜干涸的吧。在池底我发现了一个洞,我想这必定是泥鳅的巢穴,我把泥巴翻开来果然那几条泥鳅都藏在里面,安然无样。这兴许是最好安慰了吧,我把它们又放归了自然,算是对鱼儿的忏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