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93444/60ec426c5254073c.png)
《父母:挑战》这本书延续的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知识体系,通篇都能感受到阿德勒理论的影子。
目的论,课题分离,合作的勇敢,无条件地相信……
今天说一说——无条件地相信。
我们现如今都要求有凭证的信任,老板要求员工证明,父母要求孩子证明,伴侣要求爱人证明,各种各样的证明层出不穷。
我要证明所有的一切,证明自己不是废物,证明自己能赚大钱,证明自己可以打败某个人……
为了证明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阿德勒叫我们要无条件地相信,无条件地相信孩子,无条件地相信同事。
如果真的碰到不值得相信的,也要我们自己亲手切断。但是如果没有切断,就要做到无条件地相信,试想如果一边怀疑一边相处,肯定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
有时候有些人真的不值得相信,比如孩子,做出来了很多不良行为。那要怎么样做到无条件地相信呢?孩子这次没有做好,我们相信他下次会做好。如果下次又真也没有做好,我们还是无条件的相信孩子下下次会做好,也许你会说这很难做到?
如果孩子是我们自己,我们没有做好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会做何感想呢?
如果我和你是朋友,我发身内心的,无条件地相信你,你感受会怎么样?
你无条件地相信你自己吗?
要证明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需要耗费我们全部能量。这个时候我们整个人身体姿势都是蜷缩起来的,不敢去尝试创造性的行为。已经没有心力了,全部花在证明自己怎么样得到肯定上面。
而从小得到父母无条件地相信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在证明自己身上耗一点能量,身体姿势都是开放的,都是舒展的,只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全部精力都花在创造性的行为上面了。
如果你留心身边的人,你能感受得到他身体是舒展还是蜷缩的。
要舒展不要蜷缩。
你可以停下手头上的事项。
站起来试着伸开手臂让自己感受身体舒展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