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最新一期《幻乐之城》时,看到周一围的作品,看着他用自己的作品点出他的困惑: “人这一生到底是该特立独行还是泯然众生”直戳自己内心。
特别是伴随着大提琴版《长亭外》听到小男孩那句“我快乐吗?”,眼睛瞬间就红了。
之后整个下午我都在问自己“现在的自己快乐吗”这个问题,可以说读研这两年的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完全是天壤之别,而我的生活更可以用单调和憋屈这两个词语来概括。
大学期间,在跟着雪东哥他们一起创业时,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自己变得很功利,甚至因为有雪东哥他们带着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行动上都有些懈怠,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读研,一方面是听从父母建议提高自己的学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再次看到自己努力的样子。
苦心人天不负,我成为我们专业那一年唯一一个保研的学生,成为浙大的研究生。
大四做毕设时,自己更是到了浙大做毕设,尽管每天熬夜做实验很辛苦,但是那段时间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以至于经历了一个多月紧张的毕设之后,我到上海找雪东哥和露姐玩时,曾和露姐说过自己之后的打算:研究生期间好好做科研,之后读个博士然后争取留校当老师。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时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读研的校区比较偏僻,合适做学术科研,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做毕设期间感觉做学术工作,当老师比较舒服一些,毕竟有寒暑假啊。
但是,只能说自己当时too young too simple啊!
正式读研后,我整个人做事风格和本科期间发生180度大转变,将很多事情都看的很淡,也不在在乎奖学金和荣誉这些东西,甚至连人际交往也降到最低,只想低调的做好科研,顺利出国读博。
为此,这两年中我可以忍受每周七天,每天在实验室待16个小时以上单调无聊的重复生活,我可以忍受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导师因为自己实验结果不好连续批评自己,我也可以忍受为了做实验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也梦想之后想过的生活。
然而,在经历两年研究生生活之后,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老板一拖再拖,自己看清了很多,也认识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这样的生活。
一如我导师曾经对我的评价:“你看起来有点儿浮躁。”
回想这可能是在真正进入研究生生活后,自己内心对学术生活还是有一定的抵触吧,毕竟在自己内心里还是不能接受自己泯然众生、碌碌无为的生活下去,所以这两年里自己过的并不是很开心,即使做出很好的实验数据,依旧不能令自己很满意。
而从今年5月份在杭州和大师姐聊完天回来后,自己也开始反思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继续读博,期间和很多朋友打电话问他们的看法,其中墩儿和我说:“不想读就不要读了,我们过去做了太多类似的选择了,这次不要为了家人再次委屈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因为认识墩儿快十年了,他和我的很多经历很像,这十年中我们两个为了让父母开心,达到他们的期望,我们做选择时都尽量从父母角度出发,即使自己有时候会有点儿委屈,因此听到墩儿这句话时,心里瞬间有了底气,也觉得即将25岁的自己还是要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再委屈自己。
理工科冷门专业出身的我也知道自己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接下来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成长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崎岖坎坷,让人非常痛苦的吗?
很多时候,为了可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下定决心告别过去。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偏离两年前制定的生活轨迹,但经过这两年的“磨练”,也意识到了读博对自己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其作为自己未来唯一的选择,更不能让自己对生活妥协,过不想过的生活。
毕竟,即使这两年生活将自己磨得没有脾气,骨子里的我依然是骄傲的,也正因如此,我不愿让自己将就的生活下去。
我也想过接下来这两年自己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悠闲,也可能会变得很功利,很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知己,无论结果如何,我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去学自己想学习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尽管这些对现在的我而言有点儿遥远。
但是,我相信到时候我再次问自己“你快乐吗”时,得到的回答是:“我很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