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作者: 付军丽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11:38 被阅读0次

王荣生教授在第一讲中详细地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明确了阅读教学及其路径,阅读完本专题,谈谈你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一、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要想真正认识阅读教学,我们要知道阅读教学的五组基本概念。

第一组概念是阅读与理解,第二组基本概念是阅读能力,第三组基本概念是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第四组概念是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第五组概念是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一)阅读与理解

一〉什么是阅读理解?

1.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阅读

”,其实质就是指“阅读理解”。

2.学习阅读,其实质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

3.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了他的理解和感受。

4.讨论阅读和阅读教学,必须同时关联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即“谁在读”和“读什么”。

5.学生在头脑中“理解”,要凭着两种经验:一是生活经验,二是语文经验。

二〉阅读理解的过程

1.字词辨识,句子处理,读者把握语篇的字面讯息。

2.读者根据语篇的字面讯息,推论字里行间没有明言的隐含讯息。

3.连贯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使语篇衔接并连贯成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

4.读者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对语篇进行评价。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实际上包含着“解码”和“解释”这两个互为关联的领域。第一层“解码”,即认字识词,建立符号和语义上的链接。第二层“解释”,大致可以将“理解”分为三种状态:表层编码,篇章格局,情景模型。“理解”有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叫表面理解,也就是字面理解;第二个层次是篇章结构的理解;第三个层次是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得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我们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在课文里找表面的信息。从小学到中学,情况都差不多,阅读教学都停留在第一层的表层信息,这是理解的最低水平。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表层的信息,要走向高层次的理解。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指的就是“理解”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理解有不同的状态和水平。理解的不同水平,指明阅读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教学前、后理解水平的发展。阅读教学的研究以前没有明确区别阅读理解的水平,或者说,含糊了阅读理解的水平,导致了阅读教学始终徘徊在阅读理解的低层次水平。这可能是阅读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二)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至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解码能力。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说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

阅读的核心就是抓住关键语句。但哪些是关键语句呢?要靠我们头脑去定位。因此,“如何阅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处,另一个方面是对这些关键处如何进行深度的加工。那么,“如何阅读”可以描述为两句话,第一句,拿到一个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第二句,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往语文教学对阅读能力的研究,持有的是抽象的阅读能力观。几乎每篇课文、每堂课,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都大致相同,朗读、概括大意、品味语言等等。其逻辑是,阅读教学,用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几种核心的阅读能力。

而阅读能力与阅读对象相关。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可以概括为,应该看什么地方和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来。这一阅读能力观对语文教师备课提出的要求是,发现这一文本应该看什么地方以及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来。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学会看不同的地方以及看出不同的内容。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要分成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个层面是阅读取向,相当于阅读方式、阅读姿态或者说是阅读目的,就是指阅读主题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第二个层面是具体的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的方法,就是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内容。

阅读能力的第一个层面,阅读取向,就是阅读主题采取哪一种阅读——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阅读取向非常重要。

“为阅读而阅读”,甚至“为语文考试而学习,阅读”,往往导致变态的阅读取向。良好的阅读阅读方法与阅读取向具有一致性。不良的阅读,往往方法与取向分裂,甚至南辕北辙。比如:以抽象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用朗读的方法“获取”新闻的信息,用扫读法、跳读法“品味”散文,以论点、论据的标签法“学习”古文等。

阅读能力的第二个层面,即如何阅读的具体方法,它主要受制于文章的体式。

阅读能力包括两个层面,阅读取向与具体的阅读方法。目前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主要原因不在于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差,而是语文教师采用了错误的阅读取向。

阅读能力既取决于阅读取向,又取决体式。与文本相关的具体阅读方法,是我们要梳理的。

(四)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

阅读方法就是“点划评注”。“点”哪里,“划”哪里,既取决于阅读目的,又取决于文本体式。

文本类型(文本体式):

第一类,文学作品,即“纯文学”。

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包括古典、现代和译作。

第二类,实用文章。

现当代在言语表达方面较为出色的实用文章,包括原创与译作,简称“好文章”。

第三类,散文。

什么是散文?定义是,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都叫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这里主要指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现当代散文,含散文、随笔的译作。

现在中小学几乎大量读的是散文,散文其实在整个文章世界里是很小的,累占很小的部分,在我们中小学教学中却被无限扩大。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写的其实也是散文,无非是低级的散文,其实是带有哲学性的议论文,我们都看作是散文。我们语文老师教不好语文,这可能是跟我们课程的整个战略有关系。我们选了最难教的文体,散文,把它当做阅读、写作教材的主体。同时对散文的研究又几乎没有。如果是这种状态,任何国家的教师其实都不会教,也教不好。

我国古代的散文和现代的散文根本是两种事物,现代的散文无规范。散文就是“散”文,一个作家一个样式,一个时代一个样式,一个人一个样式,没有规范。古代的散文是讲究章法的,集中的体现就是八股文。

“散文无规范”,意味着散文教学没有可遵循的、相对固定的阅读方法。

第四类,文言文。

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合适的文本解读建立在合适的阅读技巧上。文言文教学要按照古代文章的阅读方式来解读。

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相关联。不同体式、不同类型的作品,应该看的地方不一样,看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究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

(五)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1.文学鉴赏

作为阅读取向的文学鉴赏,是一种与实用文阅读有本质差异的阅读方式、阅读姿态以及相应的阅读方法。由于文学作品的类型不同,其阅读取向及方法也不相同。

第一,以文学的姿态来阅读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状态一:浸润式感知。

状态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以文学的姿态阅读文学,包括沉浸式感知,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这两种状态是交互的。

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阅读教学中教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抵达更深层次的沉浸式感知。也就是说,语文知识功能是工具。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其中,沉浸式感知既是指阅读的目的——学生阅读是为了获取理解和感受,也是指阅读的方式——学生自主阅读就是通过沉浸式感知的方式获取理解和感受。

但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无法通过沉浸式感知的方式,自然而然的走向深层次,而需要引入新语言经验或性生活经验,新语文经验的主要形式就是语文知识。

第二,现当代散文的文学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散文鉴赏的核心是体味和分享。

散文的文学鉴赏,包括形式方面精准的言语,还包括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表达出的细腻的人生经验。我们体会优秀散文的精准语言,最后要落实在对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经验的领会和分享上。

散文阅读,应该看的地方就是言语表达精准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应该看出的就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第三,文言文的文学鉴赏,要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受文言美感。

阅读文言文,其实是学习文言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赏析章法考究处、练字练句处,理解古人的情怀——在其所言志、所载道其间贯穿的对文言美感的感受。

第四,评鉴好文章的言语表达功力及效果。

对于一般文章,要欣赏好文章的表达。好的理论,应该是把问题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通俗。

2.实用文章阅读

第一种,快速阅读,也就是跳读,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了解字面意思。

第二种,理解性阅读,就是国外文献中的分析性阅读。这是实用文章阅读的主要类型,阅读的目的就是理解作者说了什么。

第三种,操作性阅读。阅读的目的是把文本与自己关联起来。操作性阅读不仅是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把作者所说的与自己的实践相关联。(比如说明书和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文章)

第四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很简单,用理性的标准来评估你的阅读材料。(阅读对象包括议论性文章和媒体文章。)

第五种,研究性阅读。这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比如写论文)

二、明确阅读教学及其路径

(一)关于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

学生读一篇课文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为什么还拿到课堂上来教?为什么还拿到课堂上来学?答案是,学生凭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来理解这篇文章,不足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课文是作者通过他的语言文字传达各式各样的认识和情感的文本,学生凭着现有的经验和阅读能力无法实现对接,或者说,学生不太明白这种文章应该去看哪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来。

学生和课文之间形成了一个落差,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在这里,语文教学的确定性也在这里。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使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提升到作者的水平,能够理解课文。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2.课文

什么叫“课文”?

“课文”有两个特点。

第一,课文不仅是学习的材料,而且是学习的对象。

一篇课文学什么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是课文有什么,二是课文里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学生最需要的内容。

第二,课文当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简单地说,课文是学生凭着目前的经验读不懂,或者是读不好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确定教学终点、起点及其路径的过程。

教学的终点就是课文最要紧的地方,理解这篇文章必须要理解的地方;起点就是学生目前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学生读课文可能犯的错误是什么?这两点之间是相互对应的,课文最需要理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不会的地方。

(二)阅读教学的路径

如何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怎样从起点到达终点?

1.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

如何确定教学的终点和起点,也就是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第一条是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终点。即这种体式的文章该如何阅读,关键词句在哪里,怎么去把握。

第二条是根据学生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起点。即学生能看懂哪部分,看不懂哪部分,自己能体会的是什么,不能体会的是什么。教学生自己看不懂,理解不了,自己不能感受,自己不能欣赏的地方。

2.确定阅读教学的路径

阅读教学的路径,就是回答怎样让学生从起点到达终点。

阅读教学的路径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点或链接通道。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

第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语文教师要把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的问题、语文能力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转化为阅读方法的问题,一味在阅读课上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课就会成为生活常识课。

第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就是指导学生注意到以前没注意的地方,看出以前没看出来的内容。

点划评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

感受作者的情感,不是把情感抽出来,而是去感受词语所蕴涵、所包含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是从词语中、从词语的声调中,去看、去体会、去感受。

第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语文经验就是阅读方法,也就是语文能力。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掌握别人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那么老师的任务是什么呢?组织。

这三条阅读教学的路径都是有条件的。第一条路径的假设是,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主要是生活经验的问题,第二条路径的假设,是学生理解、感受这篇课文主要是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问题。第三条路径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已形成的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学生有可以利用的相应阅读图式,或只是图式精细化,或是图式具体化。其二是课文多元理解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诗歌、童话、寓言等,尤其是诗歌,正所谓“诗无达诂”。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之前,与之中或之后,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应该有明显的变化。第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因为凡是作者要表达的,在文本中已经表达了。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习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相关文章

  •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阅读方法呢?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吃野菜这件事,我的学生说那多好啊,绿色无公害环保,这是他...

  • 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是王荣生教授编写的一部给语文教师教学建议的专业书籍。 语文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

  • 阅读教学教什么

    1、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说:“所谓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题,以学生的语文...

  • 阅读教学教什么

    作文:语言,内容,思想,结构。 学:学语言(体会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体现在多方面,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语言...

  •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二)

    今天这本《阅读教学教什么》已经读到109页了。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优秀教师集体备课的情况。50名优秀教师分小组在三个...

  •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一)

    最近在读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教什么》。虽然刚刚读了50多页,但已经被其中的教育观点深深吸引。 看到下面这张图片你...

  • 每日读思 2017.7.19

    阅读完《阅读教学教什么》并复习完本书笔记 1.阅读教学应注意文本体式 2.阅读教学要解决学生阅读起点与终点的落差 ...

  • 改变“思”,明晰“理” ——读《阅读教学教什么》

    读《阅读教学教什么》,心中颇生感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山,一座大山。如何引领孩子翻过这座大山,相...

  • 阅读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

    主讲:王荣生教授 (上海师大网络培训教程笔记) 过去: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打仗。 没有在知识性和人文性上产生交集。 过...

  • 《阅读教学教什么》后记

    《阅读教学教什么》后记 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命名并授牌于陕西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bl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