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
那个时候我刚开始熟悉编辑部的工作,看见作者栏上你的名字,我只以为是同名。
或许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家乡话都会有更高的辨识度,虽然你已经在上海待了5年,普通话早已经说的非常标准了,但我依然从电话里听出了你的口音。
我说:“你是不是江西人呀?”而你却说:“你是不是小玳呀?”
然后我们几乎是同时哈哈笑出了声。
我说你的论文好多要改的地方,有些图片的内容要换成表格,需要重新输入。你说你在临床上好忙,每天整理不完的病例和谈不完的话,过几天再改行不行。我说那我来改吧,你忙不停道谢。
2014年6月
你说现在临床上的医生有太多手上有数据却不知道怎么转换成科研输出的,问我是否有兴趣一起做团队,指导基层医生做科研,顺便还可以赚点零花钱。我欣然答应,2天时间你就组织了6个同行,大家各有所长,人少却功能俱全。
我们很少联系,联系的时候也都是工作。
2014年8月
你问我男朋友对我好不好,我说好呀。你说哦。
你问我喜欢做什么,我说不工作的时候就看会儿视频或者书。你说哦。
你问我有没有想过离开北京,我说暂时没有吧。你说哦。
2014年11月
你说有个同事的课题要结题了,写了2篇论文,想请我帮忙看看。
那时候我正一个人躲在会议室的角落里流泪,男朋友劈腿了。听到你的声音的时候,我只想把所有的委屈都向你倾诉。你问我是不是要分手,我说我不知道。你说,那你不要冲动,什么也不要跟他说,叫他来接你下班,让他带你去吃又贵又好吃的,买又贵又喜欢的。
从那以后,你的问候变多了。
我给论坛做的翻译,你帮我校正,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句子,经你加减个一二字,就会变得很通顺。
那时候,我很仰慕你的才华。可你却说,你认识的姑娘里,没有像我这么上进的。
2015年2月
我说,工作了这么久,有点迷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那么多去支教的,我也想去试试。你问我想去哪里支教。我说去新疆、西藏什么的吧。你说还不如来广西,边疆人民需要你。
当时我很惊讶,我说你不是在广东工作吗?你说从二军大毕业后,学校是直接将你分到广西的,之前在广东是实习。你还说了很多,可我有点记不清了,只有你说的“只要你来,我一定去接你”这句话一直印象深刻。
2016年2月3日
早上你问我准备哪天回去过年,我说还没想好。
下午的时候你说明天准备回老家了,晚上会跟几个同事去唱歌。那个语气像是在刻意交代我什么,我当时没懂,我以为是因为这将近两年的接触,你已经把我当成了好朋友,只是随口跟我说一下自己的行程。
微信上又跳出了你的话:“如果有事找我的话,微信如果没回,你就打电话。”
晚上10点的时候,你又给我发微信,说到KTV了。
晚上11点的时候,你说早点睡吧,你们要比较晚才会回去。我任性了一回,叫你唱歌给我听。你开了视频,这是我们第一次开视频聊天。我不敢让镜头对着自己,用手捂着摄像头。旁边有个哥们问你,是不是跟女朋友聊天,你哈哈一笑,然后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挑了首歌。讲真的,真难听。
2016年2月4日
你说你是下午的火车,问我哪天回家。我说我再过两天吧,你急了,说:“早点回嘛,你要是回家的话,要不然我们在一起吧?”我不知道自己愣了多久,然后你把电话挂了。后面又打过来,问我是不是吓到了,我说:“哈哈,这说明我还是很有魅力的嘛。”你说:“我就喜欢你这个样子,总会尽力去化解尴尬。”
2016年2月5日
我知道你家境贫寒,父母没有经济来源,作为军医分配到了广西的边境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与北京都是无法相比的,但是你为人老实厚道,上进好学,有军人的刚毅却又不失柔情,我们各有所长却又志趣相投。
一晚没睡,我定了北京直飞宜春的航班。9点多的时候飞机落地,打开手机就收到了好多你的消息,你说真希望我也回老家,这样我们就可以见一面了,断断续续联系了这么久,帮了这么多忙,都没有请我吃过饭。
我望着机舱外那湛蓝的天,回忆着高中时你的样子,点开微信回了消息给你:“我到宜春了”。
待续《纸短情长,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中)》、《纸短情长,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