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拉开门的一条缝,还没容人看清屋里的摆设就得到一句心灰意冷的答复。
只有顺着街道漫无目的地继续寻找。
一路上红红绿绿的招牌看得眼花缭乱,卖成衣的店不少,竟然找不到一家手工裁缝店。
步行街的修鞋摊是唯一的希望。
夏天在车站旁曾见到有几个修鞋摊,修鞋的师傅穿着统一的服装,应该是政府组织的便民政策的一部分。
今天下车找了半天,一个摊位也没有,看来天冷没人愿意在外面受罪。
正心灰意冷的时候看见对面车站有一个修鞋摊。
狂喜,直奔摊前。
已有两个女客户坐等。
都是修拉链的,一个是裤子,一个是修抱枕。
老师傅低头忙着手里的活儿。
上前询问老师傅是否能修大衣上的按扣。
老师傅看看衣服说可以。没有一样的只能找个差不多的。
总算能找的一个能修的,还挑什么一样不一样?能修就已经很好了。
这时来了个中年男人,腰带扣上的小东西掉了。
能修,五元。
他瞅了瞅我们在场的几个人,表情略显惊讶,明显对价钱有异议。
“也太贵了吧?”
“五元,不如买个新的吧!还修它干啥。”我说
“这是起步价。”坐在小马扎上等着修拉链一个女人说。
“这东西就我这能修,别人还真没有。”老师傅自信满满。
“唉,行了,老师傅也不容易,这么冷的天,挣的就是心苦钱。”
“是呀,就是!”
让我们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的中年男人有些犹豫,听他谁腰带挺贵的扔了太可惜。
最后还是花了五元,修好走了。
如今修补很少为了过勤俭节约的日子,更多的是对旧物的一种不舍的情怀。
老师傅在步行街这一带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里,很多同行都陆续离开了这个行业,年轻人又没有人愿意干,如今修鞋这个行业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在那里呆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老师傅就挣了四五十元。看来一天的收入应该还是不错的,肯吃苦挣点辛苦钱还是能养活自己的。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大多是眼高手低,没什么技术又不肯学习,高不成低不就。
这种遭罪吃苦又不是很体面的手艺年轻人看不上眼。到了市场有需求却无人干的地步。
再过几十年许多老手艺只能在影视里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