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朋友圈的尖子生》中李叫兽在分享如何建立知识这间的联系时举的一个例子:当他从一本神经学的书上读到读到这句话时是怎么做的。
通过他的举例,我也停下思考身边有哪些现象可以支撑这个理论。
一、小孩子的记忆力好
比如我女儿每天上学有十五分钟的车程,我都会陪她一起读《笠翁对韵》,一个学期下来,不知不觉已读完整本,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都能背出来。
有时她想不出,但只要翻到那一页,再加上一点提醒,她很快就能想起来。
其实她才四岁多,根本不认字,她之所以能记住这么多就离不开视觉化的影响。
因此我也庆幸自己给她选用IEnglish来学英语,因为这个系统相对于其他学英文的APP更多的就是场景化学习,量引起质的变化,只要长期进行这种场景化的学习,她的大脑就会产生更深刻的记忆,自主输出也就是早晚的问题。
正确的方法能让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日常见到的形象比喻
比如在《写出我心》一书中,娜塔莉就把写作比喻成做蛋糕,不仅要让人闻见香味,更要让人吃到里面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里的香味指的就是写作中的华丽的语言,美好的愿望等,而实实大大的东西指的则是文章的细节。
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两者的联系,才能烤出让人吃完赞不绝口的蛋糕。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前期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句话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就是因为少年的形象是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青春,每个人都是从少年成长起来的。所以更容易让人产生很多美好的回忆。
以上这些,是我学着李叫兽的看书方法的一些所得。
他说,他看书时,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现象能够 被这个理论解释。
正是这样的好习惯,也是让他在25岁时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的书单,不一样的人获得的价值不同。
我们只有学会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胜别人一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