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探索之路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探索之路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07:37 被阅读115次

    刘少奇说过,“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理论上的失败”。中华民族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确实不易,经过了一个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制不如人、智不如人的长期摸索与反思过程,尽管当前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确处于几千年来最好的民生时期。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正视,善于从理论上、从指导思想去找原因。

    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大都沉浸在“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泱泱华夏的天子之国情怀中,但西洋的坚船利炮彻底把这个古老民族的尊严打没了,那引领世界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突然间变得那么虚弱不堪,自信轰然落地,接下来,就是一百年左右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百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浸满血泪的屈辱史。

    这时,我们民族中的精英分子就开始苦苦思索,最后原因归结于“器不如人”。洋人是船坚炮利,而满清沉迷于弓马娴熟,使用的是古老的土炮,没有铁甲舰。于是,满清开始大量购置洋枪洋炮、铁甲舰、洋设备,并且很快就有了近代化的铁路、矿山、电报局,包括远东第一的北洋水师。

    但很快,精英们就发现,仅有“器物”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技不如人”,离开了洋人协助或主持,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都难以运行。再然后,就有了官方出钱的出洋留学浪潮,创设京师大学堂,兴办新学、废除科举。

    但是,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战,又把国人从洋务运动的自我陶醉中喝醒,向来瞧不起的东邻“蕞尔小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竟打败了远比其强大的中国和俄国,并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列强。于是,国人发现,不仅是器不如人和技不如人,而是“制不如人”。后来就有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的戊戌变法,后来很快失败了,称为“百日维新” 。再接下来,就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随着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大清帝国于1911年走下了历史舞台,从此在中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宪政共和国。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人还是没有站立起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了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取消列强在华各项特权和袁世凯与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等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对,“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

    中国政府的这一重大外交失败,使得中国精英再次进行思考,中国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智不如人”。为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五四运动后,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使人容易看明白,以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另外通过反孔打破儒学独尊的局面,西方各种政治理论及哲学思想由此引入;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全面引入西式教育。

    这个时候,一批精英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于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和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经过抗美援朝、中苏斗法、中印边境战争、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西方长期进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经过近70年的发展,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反者,道之动。世界上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马克思主义也有其局限性。单纯以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弊端日益显现,体现在全民信仰的缺失,其乱象已经开始显现。因为建立在理想基础之上的信仰是漂浮的信仰的基石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人离不开的道

    中国人,人人都讲道理,道理是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民心的最朴素信仰。愿道理之信仰重新回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探索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vw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