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们,死磕自己的第七片雪回归。
对的,此时此刻特别想说这一句话,那个叫嚷着每天都要认真活着的第七片雪回归了。昨天写了反思日记,总结了近一段时间因为工作耗费大量时间而导致的疲颓状态。今天虽然没有按计划五点早起,但是真正再次开始了死磕自己,继续开启高效模式,中午等先生从地库开车上来的间隙都用来日更演讲。
即使是最小的0.1的行动,也比0的空想好。
最近,在学习个人战略课程,前期因为时间问题投入度不高,但也坚持参与了各种讨论,尤其是今天晚上还主动担当了两个讨论的主持人,听取大家对于对标人物的拆解路径。第一场主持的时候因为没有准备不充分,时间把控不到位,同时自己还兼任了记录官的职责,所以流程上还是会有遗漏,导致整体讨论有所超时,尤其是我的发言部分,其实前期想到了一些点,但是没有及时规整,反而因为小伙伴的讨论引起了新的思考,就说了一些与讨论无关的内容,让整体讨论偏离了方向,不够聚焦,最终复盘时刻,我对自己的反思是控场能力需要提高,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下一步需要提升的重点。任何一个课程都要全情投入才能收获更多哈,这几天虽然看了很多秋叶大叔的资料,也有了很多思考,但没有形成文字,思考的内容很容易就那么灵感一闪过去了,没有整合过的资料,在讨论时候很容易就一个点深入来说,或者说容易被小组成员的点引发新灵感而跑偏。这也让我再次意识到了演讲这项能力我还需要扎扎实实精进,在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兴发挥和演讲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聚焦主题哈。所以呢,这次演讲训练营不仅仅要做好点评官,还要继续朗读打卡,完成作业,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期待新的一期有新的收获和提升。
虽然反思比较多,但我还是为自己的勇敢承担点赞,因为只有实践了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不断试错才能发现问题。还记得正面管教课堂上,有一条就是在呈现班会等环节的时候,老师鼓励大家勇于犯错,因为在练习的时候多犯错,才能让老师,让大家,让自己意识到问题,当你还不是一个高手的时候,如果每一次练习都表现的很完美,那就是失去了宝贵的升级迭代的机会。这对我这个完美主义者真的是很好的疗愈过程,现在我仍然会出错,但是不会再有那种很强烈的不适感反噬自己,反而会大方地承认不足,思考迭代方式,因为即使最小的0.1的行动,也比0的空想好。所以不管你对自己交付的东西有多不满,觉得准备有多不充分,既然来了,就把握现状,先完成再完美。
哪有不经过彩排和推敲的好戏?
20:00-21:30是第一场小组讨论。快结束的时候,肉宝宝哭闹要睡觉,我简单交接一下任务就去哄娃睡觉了。因为是要边哺乳边哄睡,所以此时并没有停止参与讨论,只是不方便实时记录。
21:45,哄完肉宝我开始思考十点钟的讨论流程,简单完善了一下内容,加上了各环节的时间,发给班长审阅,然后开始准备自己的对标人物内容,真正做起来发现也不过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为表格设计很简单,但是大多数小伙伴之所以没有做,应该都是被自己没有准备好这个咒语给限制了,真正去做的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消耗时间,然后我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要发言的内容,因为第一次想说的很多内容没有表达到位,还是有点遗憾的。
22:00-23:10,开始第二场的小组讨论,是不同的人群哦,我是因为之前要转组,但是又舍不得小伙伴,所以有幸留在两个组里,而这两个组讨论时间完美错开,所以每周三我都是参与两场讨论。一个主业领域一个副业领域,真心为自己当时没有退组的明智选择点赞。
这一次,我和时间官配合默契,每个阶段都尽力照顾了大家的情绪和时间,圆满地完成了小组讨论任务,而我的主持也得到了小伙伴异口同声的称赞。我对自己满意的地方在于,小伙伴讨论偏离方向的时候适时出现,把话题聚焦讨论主题,而且正常节奏把握不错,也把自己想展示的对标人物内容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来了,这也是第一次小组讨论时我个人欠缺的部分。还是回归刚才的话题,其实整体准备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是这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整体呈现效果不一样。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死磕,经常在最后环节还在修改完善,总是想努力地做的再好一点,可能就是这一分的坚持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成长不是集中突击,是个生活方式。
成长不是集中突击,而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刚才收到了一个小伙伴关于今天训练营的讨论,其实虽然今天中午针对分数设置有点心塞,但是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看法,看到不合适的地方仍然会提出来,演讲训练营的本质还是要回归课程,如果因为写作导致最终的结果有差异,那应该是评分体系设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评分设置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初心。
关于今天的讨论,还让我想起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未来支持你梦想的能力,都是现在上班时候练出来的。临近年底考核,我们都会盯住绩效考核指标一点点扣分,绩效目标就是一整年的核心导向,每一项的设置都要有其意义和合理性。因为在最终考核环节大家会特别认真地研究考核指标来考量自己一年的工作。训练营同理,如果设定了评分体系,就要尽力让每一项指标有其存在意义和合理性,如果演讲训练营的评分体系最终结果导向是写作,那我们是不是要思考这些指标设定的意义和合理性呢?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觉得我看到了,我会提出。让我假装没看见,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执行,也不是我的风格哈。
最后,我们来个小小的约定把。明天五点起床,趁热打铁,完成对标人物调研作业吧,争取获得一次500人中脱颖而出展示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