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史记·伯夷列传》的体会

学习《史记·伯夷列传》的体会

作者: 水藝堂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22:06 被阅读0次

        10月24日(星期日)下午,我们学习了《史记·伯夷列传》,效果不太好,孩子们反映太绕,不容易阅读理解。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很正常。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是太难了,说明孩子们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研究《史记》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史记》130篇文章中,《伯夷列传》是最难懂的一篇。

        孩子们觉着着难,专家们已经说过了。正视这篇文章的难度,是学好它的必要态度。

        司马迁写《伯夷列传》没有按照事情的来龙去脉等常规的写法落笔,而是开篇就是一番议论,结尾又来一段议论收尾。

      《伯夷列传》虽然写的是伯夷、叔齐,但是文字并不多。伯夷、叔齐是一对兄弟,他们生活在商代,那时候的中国散布着许多城邦小国,孤竹君之国就是其中一个,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二个儿子,根据后来周代奠定下来的名称序列,“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所以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

      孤竹君比较喜欢叔齐,希望他接任国君。叔齐认为依照宗法制度,嫡长子伯夷才是王位的继承人,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让叔齐继位是父亲的遗志。伯夷担心自己继续留在国内会让叔齐尴尬,叔齐很可能会依照宗法的原则让他来担任国君,所以他干脆离开了孤竹君之国。叔齐看到兄长为了让他当国君而离开,也跟着离开了,孤竹君的国人只好让二儿子来当国君。

      伯夷叔齐比较喜欢西伯昌,也就是周文王,认为他治理的地方社会风气比较好,因为周文王能够爱民,待他们到达的时候,周文王已经被商人弄死了。周武王要为父报仇,伯夷、叔齐二人站在武王的军队前,拉着武王的手。待续

相关文章

  • 学习《史记·伯夷列传》的体会

    10月24日(星期日)下午,我们学习了《史记·伯夷列传》,效果不太好,孩子们反映太绕,不容易阅读理解。对于...

  • 相得益彰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伯夷列传》。相得:相互配合,映衬;益:更,更加;彰:明显,显著。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

  • 伯夷叔齐:开小差的逃兵,被美化的爱国者

    《史记》中的《伯夷列传》主要记载的是伯夷、叔齐兄弟俩的事迹,伯夷、叔齐是商朝时期的人,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

  • 【读史记论】冉冉孤生竹——史记列传第一

    《伯夷列传》位于《史记》列传之首,体例尤显特别。太史公于长篇论赞中夹叙了伯夷、叔齐兄弟的简短事迹,说是传记,更似颂...

  • 首阳采薇

    《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开宗第一篇,伯夷其人则是司马迁在先秦诸子书基础上,集中概括、加工而成的一...

  • 穿越先秦||商纣王暴政下的忠臣——伯夷和叔齐21/28

    司马迁的《史记》列传中第一篇就是《伯夷列传》,那么司马迁的用意是什么呢?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排...

  • 《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文章记叙了伯夷和叔齐让国不贪以及他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

  •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15章【拓展阅读】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选段)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

  • 李唐 | 国画作品鉴赏

    《史记·伯夷列传》 西汉·司马迁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 《史记精读》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列传》 名列七十列传之首。 《太史公自序》:“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天下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史记·伯夷列传》的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ws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