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的作业不多,打完球七点半了,八点到家吃饭,母子俩端坐书桌,读课文录视频,讲题打卡,二十分钟搞定,我们约定读书下棋,还看了一集破案剧,其乐融融。
这在年轻的时候是不敢想的。那时,我对(孩子)学生更多的是指责和评判。
早读,学生秩序乱,我会发一通脾气:“咋那么多话呢?课文都读会了?让你们自己练习,你们练的是个啥?!”学生一个个噤若寒蝉,默默忍受着“狂风暴雨”。“雨”势稍歇,赶紧哇啦哇啦地读起书来。
餐桌上,不上桌或不吃面条,我就开始发飙了,“不吃饭是不?永远不要吃,饿死算了。意面,刀削面不是面条啊,家里的不吃,就吃外面的,找打不是……”
类似的场景,一年又一年,重复上演。不仅如此,我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学生!”
“下学期我就跟学校申请不教你们了!”
“我不想给你当妈妈来了,你走吧,找你亲妈去吧。”
“妈妈这么忙,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辛苦,你还这样对我,太让我失望了!”
……
这样的话,一句一句,都不仅仅是情绪的发泄,更是一种责任的推卸。
学生早读秩序不好,你是否全程跟踪、巡视指导?如果你是在讲台上组织学生一起读书——“好,现在请翻到第XX页,我们先齐读一遍课文——”“请男生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别急,不哭,来,妈妈看看,能帮到你不?”“不想吃面条,想吃什么,妈妈学着给你做。”
孩子们在这样有序地组织下进行早读或生活,秩序会太差吗?如果我们自己在教室里忙着其它的事,甚至在看手机,让孩子自己去读课文或进行早间的其它室内活动,等你忙完你的事了,发现秩序很乱,到底是你的责任还是孩子的责任?你培养起孩子自律的习惯了吗?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老师不组织依然能够秩序井然的班级有几个?
一个老师,如果班里成绩没考好,再对着孩子一通指责,不惜动用挖苦、讽刺等各种手段,你指望用这种方式让他们从此以后发愤图强吗?这种言语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内疚感、负罪感,产生“我不如人”、“我们班不如其它班”、“我(我们)对不起老师”的低级的自我评价,长此以往,挫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是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感。在这样的评价之下,学生只会越来越被动、消极,丧失前进的动力。
所以我们这些师长请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做他们的帮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地对他们进行指责和评判。
面对学生的问题,要把“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作为一种自动化的习惯。如果是全班性的问题(如某节课或某个活动秩序很差、考试成绩不理想),要复盘自己的工作安排、工作流程,是否出现疏漏和不合理;如果是个别孩子的问题,要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有问题就想当然地自己在头脑中推理出一套逻辑自洽、铁板钉钉的事实——你的事实往往是偏见。
学生以前学过的东西忘记了,一个两个背不出来,三个四个背不出来,你甚至也记不准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出原文,想办法怎样能更快地记住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责:“你看,我们学过的东西你们都忘了,昨天还让你们复习了,你们为啥还不会?”
孩子年龄小,可能一下课又开心地玩儿去了,但这些负面评价在很多孩子的心里并没有消失,他们一点点累积起来,足以浇灭他们心中学习的热情,黯淡他们眼里那抹求知的光。
做师长的不能发火吗?当然可以。但是要建立在“自己已经做了该做的事”的前提下。站队时,老师在组织大家好好站队,后面就有几个孩子不停地说话、打闹,要批评,要发火,要让他们迅速安静下来。
午休时,我们顶着困意搂着孩子休息,调皮的孩子不好好睡觉,一会儿扔枕头,一会儿拽别人的被角……要批评,要用严厉的语气和眼神制止,否则影响整个午休秩序。
但你发现了吗?这些都是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的。它不是负面情绪的发泄,不是推卸责任的评判和指责,所以学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批评受到伤害,不会产生道德上的负疚感——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不对,而不是在群体中反省自己:我(我们)是不是做得太差劲了让妈妈(老师)生气了?
“对灵魂无限爱护,对错误零度宽容。”干国祥老师的这句话,我们需要时常对照自身,用专业的力量让它成为我们自动化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