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 /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 / 大卫•麦克斯菲尔德(David Maxfield) / 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 / 艾尔•史威茨勒(Al Switzler)
译者: 毕崇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4-9
书籍简介
本书将带你感受一次从旧金山到泰国,再到到南非的奇妙旅程,让你看看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如何显著地改善了别人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将学会实施影响力的每个步骤,向精明的人学习如何推进变革,并且使之持续。
如果你是管理者,它告诉你如何激励员工;如果你是执行者,它告诉你如何推进事务;如果你是父母,它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它告诉你如何自我学习与提升。
作者约瑟夫·格雷尼是一位知名演讲嘉宾,也是在企业变革研究领域从业30多年的资深顾问。
笔记
影响力的目标
所谓影响力,就是让人做出改变的能力。而要让人改变,你首先要知道,你希望他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说,你的影响力目标是什么?你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这一点想清楚。不仅要自己想清楚,你还需要能把它传达给你的影响对象,也就是当事人。只有当事人完全领会和认可你的意图,他才能更好地参与起来。所以,你的目标必须制定得足够清晰,让人一听就懂。
仅仅制定有了一个目标还不够。你还需要分析,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关键行为是什么。所谓关键行为,就是一两个最需要改变的地方,一旦改变了,目标就能实现。为什么要强调“关键”两个字呢?因为一旦人们发现需要改变的地方太多,他们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们要么一直拖着不做,延误了时机,要么浅尝辄止,就此放弃。
那怎么去发现关键行为呢?有两个技巧。第一个技巧是关注那些重要的小事。这类小事,往往是大家都知道它重要、应该做,但由于它太小、太不起眼了,所以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第二个技巧是找出频繁犯错的时刻。接下来的问题是,你需要找到合适的策略,引导人们在关键行为上做出改变。人们会不会做出改变,要看两个要素。一个是动力,他是不是愿意改变。另一个是能力,如果他愿意改变,是不是能做到。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所以,影响力策略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
从六个角度来设计影响力策略
- 第一个角度,个人动力。
当事人内心当中有抵触,不想改变,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改变往往会让人付出一些代价。所以,你要引导当事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如果他现在琢磨的是眼下付出了什么,你可以引导他关注未来能得到什么。如果他理性上觉得不划算,那就从情感上触动他,让他感到哪怕有点损失也是值得的。
- 第二个角度,社会动力。
人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其他人的看法也极大地影响他做事情的动力。比如说,你想在公司干点事,老板是不是认可你的点子,他是不是舍得花时间、花钱,是不是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其他人都会看在眼里,进而决定是否支持。这很好理解。
因为老板在这个群体拥有最大的权力,他属于群体中的正式领袖。除了正式领袖,还有一类人,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头衔,但也会发挥领袖的作用。这类人我们称之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和正式领袖一样,极大地影响着当事人的动力。
- 第三个角度。系统动力。
简单说,系统动力就是奖惩机制。如果当事人发现,做出改变会受到奖励,不做就会受到惩罚,那么他改变的动力相对就更加充足。运用奖惩机制来增强当事人的动力,需要注意它只适合用来锦上添花。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要优先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设计动力策略,奖惩机制放在最后,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所以,千万不要过度依赖奖惩机制。正确的做法是,仅仅把奖惩机制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
-
第四个角度,个人能力。
如果当事人存在能力短板,改变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他自然不会行动。这时候你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当他经过训练补齐了能力短板,做出改变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
第五个角度,社会能力。
也就是说,让其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当事人改变。影响力大师们不会指望当事人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单打独斗经常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时候,你就需要想办法,让当事人能够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必要的帮助。
- 第六个角度,系统能力。
所谓系统能力,指的是优化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可以提升当事人的能力。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工具和空间。比如,军队去打仗,首先需要知道作战的指令,需要知道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信息。其次,士兵和敌人战斗,他需要有趁手的武器,有防护的盔甲,这就是工具。最后,整个队伍还需要保持严密的队形,什么兵种站在什么位置,那都是有讲究的。再有,和敌人对阵的时候,要争取占据有利的地势。这些就属于空间因素。所以,如果你发现当事人能力不足,你可以考虑从信息、工具和空间这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