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觉自己喜欢停留在一个思维的“舒适区”里,虽觉无聊但日子也算过得去?没事时掏出手机刷下微博,看下朋友圈,玩会游戏,再上会网,虽然久了会觉得乏味,想找点什么事情做一下,但一做起事情来又怕忙又怕错,想想还是不用做什么比较舒服。反正无所事事,总好过找我有事。
习惯徜徉于这个“舒适区”的人,在工作上,时常拈轻怕重,不喜欢挑担子,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挑战,担心事情做不好,害怕被领导批评、被同事嘲笑;在学习上,只喜欢站在固定的知识圈上去看待和理解事物,不愿意涉猎自己兴趣范围之外的书籍,也不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去学习一项新的知识或技能。时间久了,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做一些改变,但“舒适区”早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不用多久,他们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
只是人太舒服,未必是件好事。两千年前的孟子就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停留在“舒适区”太久,我们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被动地跟随生活的步伐,一旦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需要我们作出改变时,我们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很难再跳出来。而为了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舒服事件,从现在开始就要从“舒适区”逃离出来,适当地让自己不太舒服一些。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过一个针对儿童教育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或许能有借鉴作用。这个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教学可能到达的水平,两者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只要在教学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超出现阶段水平的知识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就可以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舒适区”就是我们的现有水平,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但超过这个“舒适区”范围的,我们就会像小学生一样,不知道怎么解函数题了。毕竟,生活中的难题不会总在我们手中的“半部论语”里找到答案。如果想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我们就要根据现状和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逃离“舒适区”计划。
比如跟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学习。一个人能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就,必定有优于常人的一面。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人:想学炒菜,就跟老妈学;想要保持乐观,就看看那些积极的人如何应付事情。网上也不乏知识“大牛”,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在这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关注他的账号,认真浏览他分享过的每篇文章,这比漫无目的地刷微博、刷知乎更能学到东西。
比如阅读能让自己提升的书。我们阅读一百本爱情小说,记住的可能只是那些痴男怨女的纷扰纠缠,与其满足自己的沉浸欲和幻想欲,倒不如挑一本经典的爱情小说细细品味,参透爱情里的坚持与舍弃,并转化为自身的品质。更好的做法,是直接阅读《少有人走的路》这类能提高情商的书,同时也要去涉猎诸如哲学、经管、心理类等不常阅读的书籍,从中获取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与技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比如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改掉晚睡晚起的习惯,会让我们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更有效率。每周定期运动,不仅可以减掉多余的小肉肉,还可以释缓情绪,让心情轻松下来。放下手机或平板电脑,多跟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聊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和感受,好过在朋友圈点上一万个赞。男生们少点窝在宿舍打DOTA,多出去给舍友打饭,说不定就可以在饭堂遇到自己的女神。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说过: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一旦我们习惯了处在“舒适区”,要处理令自己不适的事情时,对“舒适区”的眷恋就会让我们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要么只做容易的事情,要么就为失败找理由。有意识地从“舒适区”逃离出来,一点点适应让自己变强过程中的不舒服,那些从来就不怎么让我们舒服的生活才不会太为难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