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4cae3bb11ef0ed72.png)
过年小假,举家回老家陪老人过年,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可去,研读了沈复的《浮生六记》,也从作者和芸娘的日常中,深度思考了爱情与婚姻。
好的婚姻是要有底色的
《浮生六记》中,芸虽然家世一般,相貌也不出挑,但胜在聪慧,少儿时就有听一遍能背诵《琵琶行》的功力,虽然认字晚,读书也不多,却很用心,也很用功,悟性高,成婚后,在沈复的指导下,在读书还有诗文上有精进,而且颇有自己的见解,就像文中写道的那样对李白与杜甫这样的大咖,在与沈复讨论造诣时,也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这一点让沈复很是佩服。
试想,虽门第在差异,但是两人性情互补,志趣相投,不妨成就一方佳话。
所以说,在爱情里,也分不出究竟是谁多谁少,也不必计较谁高谁低的,好的婚姻定是有旗鼓相当之处,而其前提就是要有底色。
情趣是爱情与婚姻的调剂
在文中沈复学识渊博,试想在门第森严的清代,能做到谋士,那可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但芸也勤学好问,原文中这么一段对话体现: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
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对于这样的对话,芸也不甘示弱,也能相应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再一就是沈复知道芸娘没有去过沧浪亭,主动带其去游玩,以至于撞到了中元鬼节的灵异事件,而芸娘因为心灵手巧,也总是出其不意的给其交友,郊游时创造加分项,比如有一次沈复与四个友人游玩,因在山上吃不上热乎的饭菜,芸娘就提议租用馄饨摊的装备,雇了伙伴带了装备一起出游,结果就是皆大欢喜。
再比如,两人曾经租用女仆家的屋子,装饰了屋子,还在院内的篱笆边上种了菊花,喝茶,赏花,别提有多逍遥。
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芸倾其所有,也为其上下打理,营造氛围,直到香销玉沉。
有时候,一尘不变的生活模式,难免会有怠尽的时候,只有不断培养共同点,不断地注入新的成份,润和,滋养,才能让婚姻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才能有保鲜的可能,更能是长长久久的基础。
婚姻是一场不断的自我修行
在《浮生六记》中,芸娘的勤勉,可见一斑,她习女红,习诗文,与郎君花前月下,缔造了爱情童话。
而沈复其实也没有闲着,不断地从师,四处游历,探访山川大河古迹,增长见识,一面是为了生计在储备,一面又是增长了见识,广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能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是不断前行的,没有一个人是不变的,如果没有通过自我锤炼,通过自我修行,适应不变中的万变,那么肯定会被前行的大潮所淘汰,或者舍弃。
写到这儿时,过年读得《闺房记乐》这段就告一段落了,读别人的故事,也审视自己的生活,细究,确实也有需要修行,完善,需要精进之处。
有了这样的领悟,再落到爱情与婚姻这个点上时,关键之处还是经营,用心,潜心经营。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