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刻意练习,让你悄悄超越大部分同龄人

学会刻意练习,让你悄悄超越大部分同龄人

作者: 攀登者晴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15:33 被阅读0次

    无论是学习弹琴、绘画、舞蹈等生活技能,还是提升写作、编程、设计等工作技能,我们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但是大多数人通常对练习有误解,认为练习就是埋头苦练、不断重复。事实证明,这种练习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能大幅提升我们的能力。

    这种练习是一种无目的的“低水平练习”,越到最后,越犹如“老鼠跑圈”,任凭我们再怎么努力奔跑,都不会前进半分。

    老鼠跑圈

    练习的方法错了,必然是缘木求鱼。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一种高水平的练习方式:刻意练习。


    01 认识刻意练习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万小时。如果每天练习八个小时,一周练习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但社会现实却是,很多人在某个领域呆了8年、10年,甚至20年,依然没能成为专家,有的人连高手都算不上。

    那么是“一万小时定律”错了吗?

    不是,是大多数人对定律中所说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产生了误解,掉入了“低水平练习”的陷阱。

    实际上,1万小时是有限制条件的,刻意练习下的1万小时才有用。

    那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不同于低水平练习的有目的的练习,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定义清晰的目标、保持高度的专注,获得及时的反馈,勇敢走出舒适区。


    02 为什么要进行刻意练习

    樊登老师说:“想要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你都需要刻意练习!”

    有的人经历了一万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却依旧一事无成,这之间差的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把技能变成下意识反应,使我们在某个领域快速完成新手到高手再到专家的蜕变。

    心理表征是什么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或知识在我们大脑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比如,一提到象棋,很多人立马会在脑海中浮现棋盘与棋子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象棋在我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但是,我要说战略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没有用过这个工具的人脑海中就无法浮现出该模型的形象。

    心理表征的重要作用

    1.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教父》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些能够快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就是行业或领域里的专家。

    经过经过刻意练习,他们创建了高效的心理表征,能够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规律,而没有心理表征的新手们看到的则是随机或令人困惑的东西。

    2.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和理解信息,把它们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刚刚结束不久的“2022北京冬奥会”,带给大家很多的惊喜和刺激。冬奥会有很多比赛项目,比如花样滑冰、冰壶、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等。

    对这些比赛项目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表征的人,他们只是看个热闹,看看谁是金牌获得者。对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如何拿分、如何丢分,他们是看不明白的。

    而裁判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创建了高效的心理表征,他们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哪里表现好、哪里表现不好,能够解释得很清楚。

    再比如,写作高手阅读一篇文章,能准确地说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而写作小白却无法做出准确的解读。

    3.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相比于普通人,拥有高质量心理表征的人可以快速吸收、分析和理解更多的新信息。

    比如上学期间的学霸们,他们对擅长的学科建立了高质量的心理表征,通常学习新知识很快。你很少看到他们熬夜苦读,但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再比如,音乐表演领域的新手和中等水平的学生在练习某个新作品时,中等水平的学生练习的效率和效果肯定都要优于新手学生。

    把技能变成下意识反应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比如吃饭喝水、简单计算(如1+1=2)等就是系统1的工作。

    系统2的运行是有意识的,需要耗费脑力和精力,且需要一定的运算时间。

    比如撰写一份商业报告、进行复杂计算(如12*16=192)就是系统2的工作。

    有句扎心的话:“你的顿悟,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常识。”面对同样的难题,有人用系统1工作,而有的人却用系统2工作。

    把技能变成下意识的反应,说白了,就是让本来系统2 的工作,经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变成系统1的工作。

    如果我们能把技能变成下意识的反应,就能先别人一步做出正确的决策,更有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到别人几辈子都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03 如何做到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能,只要我们能做到以下4点,就能掌握刻意练习的精髓。

    1.制定清晰的目标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并聚焦于这个目标。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

    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应尽量满足以下3个要求: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要能用语言清楚地说明白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比如,“我想要提升技能”不是具体的目标,“我想要提升PPT写作技能”才是具体的目标;“增强客户意识”不是具体的目标,“增强客户意识,减少客户投诉”才是具体的目标。

    (2)目标必须是可量化的,要有一组明确的数据来衡量目标是否达到标准。

    比如,“在三个月内提升数学成绩”不是可量化的目标,“在三个月内提升数学成绩,由之前的80分提高到90分”这才是可量化的目标。

    (3)目标是有时限性的,要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比如,“这个月我要写一篇文章”,时间上就很模糊,而“我要在这个月15号之前写一篇文章”,时间要求就比较明确。

    2.保持高度的专注

    专注是什么?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上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专注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

    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宝贵资源。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到: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和它做朋友;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注意力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是因为没有注意力,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二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分心的时代,高速的互联网、各种手机App、游戏、短视频,掠夺了我们大量的注意力。

    作家克里斯·贝利在《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一书中提出了“高度专注模式”(心流模式)。

    高度专注就是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

    在高度专注模式下,可以激活我们的大脑潜能,进入高效学习与工作模式;

    在高度专注模式下,我们可以用1个小时完成相当于几个小时的工作任务;

    在高度专注模式下,我们不会感到疲惫,即使工作了1小时,我们却感觉只过了15分钟。

    所以,在刻意练习过程中,我们务必要保持高度专注,这种模式下的练习是高效率的、高质量的。

    3.获得及时的反馈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持续改进。

    我们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一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对厉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

    二是自身认知和能力水平有限,看不出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很容易出错而不自知,因而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获得反馈的方式有很多,有教练或者老师直接指导和批评是最好的方式,当然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比如我们想塑造身材,可以请私教进行一对一教学;我们想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报名专业的写作培训班。

    如果条件有限,我们也可以通过书籍、视频、互联网、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反馈。

    不管选择何种方式,都要想法设法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是我们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

    4.勇敢走出舒适区

    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出了个体的能力形式分布为“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图片来自《认知觉醒》一书

    最里面的舒适区代表的是,对你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的大脑处于非常舒适的状态。比如,你现在可以一次性很容易地做30个俯卧撑。

    中间的拉伸区代表的是那些对你来说有一些挑战性(会让你感到不适),但又不至于让你太痛苦的知识、任务和学习。比如,让你尝试一次性做50个俯卧撑。

    最外面的困难区代表的是那些超出你能力边界很多的知识或任务,会让你的大脑感到严重不适。比如,让你尝试一次性做100个俯卧撑。

    在舒适区里,我们处在熟悉的环境里,每天和熟悉的人打交道,每天做着在行的工作或任务,没有一点挑战性,学到的东西很少,所以我们很难进步。

    如果我们贸然进入困难区,大脑会感到严重的不适,我们很容易因畏惧而逃避,甚至崩溃,从而放弃学习或成长。

    我们最佳的成长区域是在拉伸区,在这个区域里,既有成就也有挑战,可以让我们进步最快。


    04 写在最后

    有些人日复一日地进行低水平练习,却幻想着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天底下没有比这更扯的事了。

    实现个人提升,成为领域专家,我们需要刻意练习。它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定义清晰的目标、保持高度的专注,获得及时的反馈,勇敢走出舒适区。

    坚持刻意练习,同时与时间做朋友,我们便能创建出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将技能变成下意识的反应,最终,我们可以成为某个领域内的高手甚至专家。

    在当今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社会,你要么躺平,要么刻意练习,最终的选择权在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识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刻意练习,让你悄悄超越大部分同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cl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