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目标究竟怎样落实,或者更确切地表述是情感目标的落实怎样才算到位?可能经验丰富的老师会说:完成备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即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还是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总体来看教学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学生能力也参差不齐,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其能力发展区内有所突破,有所成就。这样的课堂,如何让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怎么会对文章没有感触?这样的教学过程,何愁教学目标的落实?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代表作之一,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长期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爱国主义”的符号。我上学学过,工作后又讲过,按理说我对它的理解该是很深刻了,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仍只有“爱国”一词。直到那天傍晚,偶然间看了一集电视剧《何三妹》后,顿时豁然开朗。
“感同身受”该是达成情感目标的理想状态吧。何三妹,改革开放初期民办教师是也,和父亲两人苦苦支撑着一所山村小学。由于生活的不幸,三妹被丈夫囚禁于家中,却仍心心念念着她那群山里的孩子们。三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学校,当她再次推开教室门的刹那间,孩子们个个心花怒放,欢呼雀跃。看到此情此景,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我的学生们的模样,瞬间眼前模糊了。恰巧三妹这时讲了都德的《最后一课》
,她深情并茂地给学生们读了其中的两段,特别是读到“韩麦尔先生哽住了”一句,她背过学生们也哽住了,而电视机前的我同样也哽住了。此时此刻,我与三妹、韩麦尔先生达到了情感上的共识:我们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课堂,爱我们的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