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
01
昨天朋友打电话,能不能帮他妹妹找一份工作。
我问他妹妹以前做什么工作?
他说以前做销售。
疫情期间公司通知放假,2月底疫情防控在家办公。
3月再没接到通知。
4月打公司前台电话,她说公司倒闭,老板跑了,你不知道吗?
朋友的妹妹才发自己还有工资。赶紧跑到公司拿自己的东西,可是看到的是公司被查封的公告。
你妹妹什么学历?中专。
我顿时一脸懵逼,现在最低学历要求都是大专了。
某些行业不要学历,门槛越低,意味着竞争激烈。失业率也越高。
我很无奈,因为我在CEO读书会群里很多老板的公司也确实招聘,可是要的都是高学历,高能力的精英。
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我问你妹妹学历低,当初为什么不继续进修呢?
他无奈的说,当初销售收入好,也没想过要提升,主要是工作太忙没时间。
回过头想想:你每走一步都是你前面无数次努力的叠加,没有人保证未来一片坦途,只有多几样拿的出手的本事才行,艺多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02
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结局总有些让人意外,很多高开低走的人,都去了哪里?
丁秋是我的发小。
丁秋14岁就和姑姑学习画画。年少聪颖很快就在书画圈子小有名气。
求他作画的人也不少,可是后来赶上拆迁潮,丁秋家里的房子也在拆迁范围。
丁秋开始有些飘飘然,因为拆迁款下来就是百万富翁了。
他丢下画笔,开始忙着经商。一个文人怎么懂得商海的深浅,赔了多少他没说。
在饭桌上他问我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家里现在拆迁过度,房租,物业费,拆迁过度款根本不够花。
压力太大了,加上疫情,工作不稳定。
我看着他心里比谁都难受,我最好的兄弟竟然落魄到为五斗米折腰。
他说:没有疫情,我是不会出来找工作的。因为投资60万的培训班,没学员,交不起房租倒闭了。
如今35岁了,要踏踏实实做事,找个安稳的工作。静下心来,重新拿起画笔。
我劝了半天,齐白石70多岁开始学画画,老先生没成名前为了养家糊口一直是木匠。经过一番坎坷路,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他后悔当初20多岁,没听姑姑的话,去学裱画的手艺,据说他姑姑的拿手绝话就是裱画,现在他姑姑画一平尺3万。
他笑着说:“等姑姑从新加坡回来,我继续跟她学画画,去美院进修。”
眼下还是帮他找个安稳的工作先赚钱。
03
父亲喜欢把家里的黄板纸收拾了,卖给收破烂的老李。
一来二去父亲跟老李成了朋友。
老李年轻时候来西安闯荡,一直收破烂。
如今在西安儿子买了房子,生活好了。老李也没闲着,继续他的行当。
老李告诉父亲,其实他不缺钱,家里人早都劝他回去安享晚年。
可是他觉得还是趁着能走能动,还有把力气,再干几年,回河南老家享福去。
疫情前,老李要回去了,给父亲拿了一桶老磨香油。
父亲说咱老哥俩啥时候才能再见。
电话视频上,疫情过后,老李说他回西安,因为闲不住,再说了,疫情之后很多人都没工资,卖废品的钱大家也会瞧上。
他的生意一定会更好。
疫情来了很多人没了工作,但是更多的人在这场危机四伏中找到了出路。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我是思想的搬运者——石墨杨,墨杨无所有,赠君一支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