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原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终始,不同阶段的设计细节必然有差异。有些后期原型仍简陋到不足以支撑开发,有些初期原型却提前过度设计造成不必要的工期拖延,那么我们要如何在产品的不同阶段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原型设计呢?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些思维发散——
- 多角色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分析
- 多终端形态的差异化功能设计
- 多体系会员的差异化运营策略
这些问题想必多边业务平台的产品经理或需求分析师、交互设计师都做过不少思考,或者在需求明确且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做过诸多实践。所以即便是同一个产品,由于不同角色的业务需求和工作场景不一样、不同终端的环境支持和交互习惯不一样、以及不同用户的会员类型和积分等级不一样,我们在前期产品设计和后期服务运营的过程中都会进行差异化的需求满足,从而提升整体服务体验。思维收回来。相信,无论项目规模大小、团队能力高低,在产品的迭代过程中都是要关注质量和效率的平衡。所以,这里谈的“必要且有效的设计”指的是——如何最经济划算地实现原型价值。产品的一个迭代周期大致可分为:需求分析阶段、需求设计阶段、需求实现阶段、需求验证阶段。首先,从需求流动的视角来看,原型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从始至终都在进行“需求确认”:
- 分析阶段——原型在参与者的大脑里,通过语言描述彼此碰撞
- 设计阶段——原型在设计师的双手上,通过专业设计呈现出来
- 实现阶段——原型在程序员的代码中,通过逻辑编译功能实现
- 验证阶段——原型在使用者的体验中,通过流量投票审判产品
然后,按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说,四个阶段“加工”原型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 分析阶段——语言的“原型”从使用方描述中到设计方理解中
- 设计阶段——可视化的原型从设计方讨论中到设计师双手上
- 实现阶段——定稿原型从程序员的眼睛里到电脑的代码行里
- 验证阶段——原型化身成产品从用户体验中再反馈给设计方
所以,关系到原型发挥作用大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不同角色的业务理解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的博弈,也是设计视觉传达能力与用户视觉感知能力的较量。那么,在评估产品原型设计程度必要性和有效性的时候,就要把设计过程的所有参与者视为一个协作系统的多角色用户,通过综合考量需求本身复杂程度以及不同阶段“原型用户”的群体特征、体验场景,来进行差异化对待。比如,在给外部客户演示产品Demo的时候,原型设计可能更偏重于表现力和互动性;在给内部团队传递设计方案的时候,原型输出就要逻辑严密且标注精准。所以,设计程度也不一定在于细节的深浅,更可能是发力方向的选择。总之,准确拿捏好原型全流程的设计风格和节奏,可以更好组织团队进行全局分析、全局设计、全局开发、全局运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