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想了很久,也写了很久。八月来了,又有一批人要踏上开向远方的火车,在另一个城市度过四年的时光。
这一段时间,有很多人都在问我,大学到底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我一时语塞,没办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句两句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那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迷茫盲目中忙碌。
但是现在,我还是有些话想要唠叨几句,尽管可能连我自己都觉得并不是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读完以后,你可能会更迷茫,更不知所措,更没有希望。
1
首先我想说的是,没有必要因为感到迷茫而焦虑。
几乎所有新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都会听到辅导员一遍又一遍强调:现在大学生的状态是三mang状态,就是说,忙、盲、茫。
大学生们都很忙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忙。
大学生们都很盲目,容易跟风不会思考。
大学生们都很迷茫,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
由此推论出,大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状态下,虚度了最好的年华。
为了避免大学生的三mang,很多被学校认为十分优秀的学长学姐出面给小鲜肉们做演讲。讲什么?
讲他们的大学轨迹,生活计划和学业,讲他们有多不迷茫,上来就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讲他们有多努力,多不遗余力在各种竞赛中拔得头筹。
这种演讲本意是启发更多迷茫,可是效果呢?
他们按照学校的要求,提供各种保研、竞赛攻略,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对保研有用,什么可以加分什么不可以加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迷茫什么是明确。
我们常常信以为真,后觉得醍醐灌顶,感慨言:似乎找到了前方的路。
路是找到了,可是“自我”呢。
我们迷茫,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不知道为什么而上大学。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迷茫的时候会很焦虑,我们焦虑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的寻找解决的方法。
但是摆脱迷茫的方法却意味着是另外一种更加可怕的迷茫,那就是没有思考地选择别人的道路,或者是走别人给我们预设好的道路。
这样就真的不迷茫了吗?
不要因为迷茫而感到焦虑,而是试图去接受迷茫。摆脱迷茫,一定是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的过程的。
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李嘉诚
2
其次,我很难确定大学里,最需要的是什么,但是我个人认为,最不需要的是计划。
为什么?认知有限的情况下,怎么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该做什么。
计划会假装我们一点都不迷茫。
总有人在一遍又一遍强调,我们的目光要放的长远,人生一定要有长远的计划,树立远大的志向。
年少轻狂,谁不有一番豪情壮志?
可那些想法,原本就是在信息渠道狭窄、阅历尚浅、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提出的。
所以,最长远的计划,就是没有计划。
大学四年,是三观和认知疯狂构建的时期。18岁做出的计划,19岁再看来,都他妈是一堆扯淡。
计划来,计划去,不过是对学校认可的“模范”行为的效仿而已。
比如大一考个四六级雅思托福,大二申请出个国找个实习,或者在数学建模比赛拿个奖,大三进个实验室,到了大四,保个研,和他们一样。
并不是迷茫,而是自己经历的太少,认知跟不上成长,在年轻的世界中并没有太多种可能,为什么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就好像拿到一件最新的高科技产品,没有读过使用说明书,就说自己不会用这玩意,不喜欢。
于是拿着它琢磨来琢磨去,思来想去才琢磨出一点点名堂出来。
我们所经历的,所看见的,所遇见的,都好像是在阅读一本说明书,对每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件事情的不断认知,重新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开始以为是那样的,读完说明书以后发现原来它是这样的,两者相去甚远。
见得越来越多,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今天的想法和明天很可能是不同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如果大一定制的所谓的计划,到大四仍然适用,那就可能意味着大学并没有收获成长。
3
真正的迷茫,不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而是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情况下,不知道怎么办。
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去努力寻找。努力寻找,就是去不遗余力地尝试,而不是去冥想或者问百度。
很多人都有因为高考失利而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里去的遭遇。但是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意外,有人偏偏在不断尝试中喜欢上了原来讨厌的专业。
在西安的青旅里,我认识了一位新媒体工作者。他的大学专业,就是新媒体。
他最初希望能读上土木或者机械这一类的理工科。填志愿之前,理科拿手而文科偏弱的他,从未想过从事媒体行业。
当高考失利,录取结果出来,却发现自己去到的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专业。
眼前一黑,这专业完了,哪有前途,又不是专长,赶紧转专业吧。
大一的时候,他拼命学习课程内容,还因为专业优势加入了学生会的新闻部。在新闻部工作需要写稿和运营新媒体平台。
最开始,由于毫无概念,他几乎是一窍不通,只能靠自学各种软件硬件。而写文稿,对于理科思维来说,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可是他还是好认真好认真的对待他的专业和他在学生会的工作。
软件,从入门到精通;写稿,发挥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从小白到大佬。
有一次,学校食堂因操作不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多学生都出反应了,他们找学校理论,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找食堂的负责人,结果被说他们胡说八道,然后踢皮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开始不断收集数据、信息,查阅各种资料,还几次自己潜入食堂内部做调查,写了一篇文章质疑学校食堂的做法。他还做了一个动画,科普食品安全方面的真相,一并发到网上。
结果那个动画和那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学校抵不过舆论压力,下令大力整改食堂卫生条件。
他说,从那件事情以后,我似乎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了。如果不是对自己恐惧和抵触的事情尝试,可能我会一直沉沦于失落和迷茫当中。
4
有机会去尝试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当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
比如,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务正业”。
可是,何为“正业”?
是只专注于自己专业的知识,拼命学习然后拿到奖学金么?
是在各类竞赛中绞尽脑汁,力拔头筹么?
是参加学生会、社团,找实习以给自己的简历添光加彩么?
其实这些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私以为,没有所谓的正确和不正确,因此也不存在绝对的“正业”。
重要的是,一个人有没有机会和勇气去尝试自己从未深入接触过的事物。
如果“正业”存在,那就是一种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
这需要把一些设定放在一边,重新审视自己原先恐惧的、厌恶的、无法理解的东西。
当挑战机会来临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去尝试它。
并不断学习,把它做到最好。
因为十二年的教育,使我们与这个世界接触非常之有限。我们也曾经认为,世界上只有和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相关的行业。
由于长时间的被拒绝去尝试,我们也就失去了制造意外的勇气。我们甚至和那些教育我们的人一样,害怕失去,害怕尝试,不断担心成本的问题,选择保守和重复。
5
为什么要去尝试自己可能会抗拒或者反感的事情,去制造意外?
因为我们在接触一件事物之前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别人的看法,另一个是自己给自己做出的设定。
我们口口声声说,一定要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去追求自我。
其实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做喜欢,或者合适。
有的时候,对自己不够了解就造成了实力的误判,总觉得这里不擅长,那里不合适。
这样的预设,往往诞生于一张张让人绝望的试卷。当问题真正出现的时候,在解决之前就已经因为预设而放弃思考。
大学一方面是拿来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提供很大的平台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事物。
况且,在大学试错的成本很低。年轻的时光,拥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太多的机会等待我们去构建全新的认知。
所以在最开始,不是真正的不喜欢,而是没有面对未知的能力。
而尝试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放下各种设定,去体会“存在即合理”,去认知这个充满了无限种可能的世界。
所以在大学,当务之急不是确定人生目标,而是去找回制造意外的勇气。
意外,就是一些改变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和态度的经历。意外走到最后,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慨。此时,才拥有不迷茫的资本。
所以现在,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