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在这个网络无孔不入和信息严重超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充当着“多面快手”的角色,急不可耐地同时应对多种任务,透支着身体和精神的宝贵能力,对于大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所受到的严重影响,却毫不自知。如何保养好我们的大脑?如何在纷杂世界中提高专注力?它与“发散思维”又有何区别联系呢?
图片来源iSlide(侵删)本书解析:
作者特奥·康普诺利,欧洲商学院教授,多家跨国公司企业指导顾问。书中按功能划分,将大脑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a. 反射脑(快而原始):总喜欢抄捷径,所以反应很快,它几乎决定很多本能性和下意识的动作,但喜欢自作主张。
b. 思考脑(慢而成熟):你大部分时间处于清醒状态时,思考脑陪伴着你,作分析,但它比较懒,不能一心二用。
c. 存储脑(时刻等待空闲):把所有信息关联,并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但它非常需要放松。
在如今信息超载的时代,很多习惯都在摧毁着我们的大脑,比如以下四件事:
图片来源豆瓣(侵删)1. 随时在线VS离线思考
有人调侃,手机已经不是一个工具,而是长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器官”,我们随时随想掏出手机,等电梯时,点餐排队时,上厕所时等等,甚至有80%的人表示,曾经产生过手机铃声幻听,现在有些企业竟然提倡员工微信“秒回”。别忘了,大脑的头号杀手就是随时“在线”!这也意味着,你的大脑随时“不在线”,如果大脑随时不在线,又怎能专注地做好某件事呢?正如《慢思考》中提出的:“有太多书籍和课程,教你如何安排工作,如何完成任务,如何管理时间,但如果你无法做到离线思考,那么这一切建议,将统统沦为空谈。”
其实,离线思考并没你想象得那么难,无非就是不受干扰地做一件事,明明白白地过日子。我们不给自己留些时间,又怎么会有自由的体验呢?如何做到离线思考,仅仅具备自控力,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自控力的背后还需要一种能力,这包括理解生活的能力,认知自我的能力,树立目标的能力,而慢思考,会依附这些能力,把你带入更有趣的未知。
图片来源iSlide(侵删)2. 多任务并行VS 批量处理
思考脑无法多任务并行,它只能串联,不能并联。如果你之前做过两件事并行,比如开车和打电话,说明其中有一件事你已经非常熟悉了,几乎不用思考脑,只用反射脑即可,可是数据显示,即使再熟悉,两件事并行也比单独专心开车,反应速度慢0.1秒。你无需挑战多任务并行,因为大脑本能不具备这个条件,这是天生的。
人们意识到这点后,开始精心计划工作,期望能通过“批量处理”的方法,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却发现实施起来也很困难,问题出在哪儿了呢?由此来看,如果没有判断出优先级(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那么也很难做好批量处理。我倒是觉得书中提出的这三点很受用:
(1)一次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相对完整的一部分,拒绝所有干扰;
(2)把不相关的任务,比如邮件和琐事,丢到一个批次里去;
(3)准备好在家里处理的批次,你不仅需要把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还应该避免琐事的干扰(有娃的人都懂得),这点很重要。而且,肯为自己工作、生活花时间,对于自由散漫的人来说,这就是用心了,毕竟他们愿意接受约束,这不就是距离专注力更近一步吗?
3. 持续低压 VS 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接受高压力的。从前打猎时代,人们压力很大,每天面对的那都是生与死的压力,我们祖先也生存下来了,因而我们大脑完全可以承受高压力。但它不能接受持续低压力水平,所以,有事就记下来,不要让大脑一直惦记着它,这会让你这一天的认知能力大大下降。有个实验,让一个人记7个数字,只能用大脑记,晚上回答出来,就这简单的7个数字,这让这个人一天的认知能力大大下降。
因此,遇到事情,如果3分钟可以完成的,立即去做,如果不能甚至要花很久,就记下在“To do list”上,写下来,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让你释放很多。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存储的,大脑喜欢阶段性高压,阶段性无压,也就是一段时间专注,一段时间放松,而不是持续低压。
图片来源iSlide(侵删)4. 睡眠不足VS睡眠充足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屏幕发出的蓝光,比如手机、电脑、平板灯,会让大脑误以为现在还是白天,如果睡前1小时还在看手机,那么褪黑素分泌将会大大下降,褪黑色功效就不用多说了吧,延缓衰老,改善睡眠等等。
提起睡眠,我们就不得不谈下存储脑了,简而言之,存储脑是负责档案管理的。我们白天忙着写PPT、开会、刷手机时,存储脑根本没时间处理你那么多信息。而当你在睡眠期间,存储脑才会有机会整理和识别尚未消失的信息。存储脑让我们想要看到的区域更加活跃,所以为什么有时候你会发现,前一天想破脑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结果睡一觉就解决了!原因就在这里。
思考感悟:
回顾书中给出的一些建议:
(1)学会离线思考,尝试坚持两个小时看一次手机,这样既不会打扰大脑,又不会错过手机上的重要信息。
(2)批量处理,同一类事情,放在同一个时间段,大脑切换同样耗能(切换时效率下降11%)。
(3)科学地面对压力,不要永远惦记着某件事。
(4)保证充足睡眠,睡前不妨由看手机,改成看几页纸质书试试。
付诸实践:
笔者想从本书谈谈专注思维VS 发散思维。
1. 专注思维
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具体的事情上时,这时,你的专注模式思维已经开启了,比如你正在集中注意力,解一道几何数学题,即使周围有人经过,你可能也听不到。这背后的本质是要事优先,是二八法则,是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与你终极目标一致的事情上。儒家讲的格物致知,佛家讲的作意,道家讲的打坐静心,无一不是专注力的体现,由此可见专注力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专注,如何从日常发散思维迅速切换到专注思维呢?这里介绍几个方法,如果想真正有效,需要刻意练习:
(1)倒计时法:给自己某项任务规定一个时间期限,如果按时完成甚至提前完成,给自己一些奖励,如果因为开小差等原因未完成,再定一下任务,进行练习。
(2)保持觉察:比如端起一杯茶,不要一口干掉,可以试着细闻阵阵幽香,呷茶入口,感受茶汤在口中回旋,用心品味口鼻生香……再比如走路,不要边玩手机边埋头走,可以试着感受脚掌着地的踏实感,感受风吹过面颊……
(3)打坐冥想:每天5-10分钟。
(4)规律作息:早上起床后,不要看过多新闻、资讯,而是专注吃早餐,然后开始上午的专注工作,不要浪费一个晚上好不容易放空清醒的大脑,规律作息,还可以让大脑腾出更多精力去专注,而不是浪费时间去不断适应、去改变。
(5)找到你的专注时刻:找到自己一天中状态最好的时间段,去做你认为最有挑战最需要专注的事情,笔者一般习惯上午专心写课,下午安排会议、处理邮件等不需要太过专注的事情。
图片来源iSlide(侵删)2. 发散思维
相对于专注思维而言,当你注意力发散到很多其他事情上,这时,你的发散模式思维就开启了,比如,还是那道几何数学题,当你集中注意力百思不得其解时,去个洗手间回来后,忽然想到添加一条辅助线,就可以解出来了,就是这某个瞬间,来自发散模式的意外解法就如同醍醐灌顶,灵光突现。
从专注思维切换到发散思维比较容易做到,运动,洗澡,听音乐,睡觉,头脑风暴等等。
据说,爱迪生惊人创造力背后的秘密大概要部分归因于人们沉入睡梦中时那种似醒非醒、神游物外的感觉。据说,爱迪生在遇到棘手难题时往往会先去小睡一会儿,而非废寝忘食地努力攻克。他会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身旁的地上放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任由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这提醒我们,入睡是一个放松大脑的好办法,它可以帮我们在放松状态下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或进行任何需要创造力的工作。)而一旦爱迪生睡着,他手中的球就会滑落,小球落进盘子的响声将他惊醒。在这一瞬间,伟大的发明家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记得小学时做奥数,有5道题做不出来,老妈也不会,她就哄我先睡觉,第二天我们一觉醒来,老妈告诉我说,那些题她想到方法了,我当时觉得老妈太厉害了,这应该也是发散思维带来的意外收获吧。(致敬那些年,陪我们成长的父母)
3. 相互结合
两种思维模式的灵活切换对于我们学东西有重要的意义,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
4. 重要前提
无论专注思维,还是发散思维,都需要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去完成,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焦虑状态”下,是无法专注的,同样也无法发散。注意,这里的发散是指带着目的去发散,在你放松之后灵光一现有产出,而“盲目焦虑”之后,没有任何产出,这是两者的区别。
最后,朋友们,别看我们意气风发正当年,可这也可能像过山车一样,“嗖”地一声俯冲下去,迅猛,而不留情面,然而只有我们的专注力,才会让时间,真正慢下来……
课后思考:
您印象最深的一次专注,是做什么事情,感受如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碰撞,我们一起终身成长!想要电子书的朋友,请留言:“慢思考电子书+邮箱地址”,我们将送书上门哦,下期见。
课程来源:哈佛商业评论人的10节思维训练课
主讲导师:究竟大学老光
整理总结:午时暖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