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作者: 佳夕 | 来源:发表于2016-05-22 10:10 被阅读0次

    初识曹翁,是在《红楼》之中,初识宝黛,亦是在《红楼》之中。《红楼梦》犹如一位从旧时光里缓缓而来的美人,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翩然而至。让人猜测不着,捉摸不透,唯有用虔诚的灵魂去品味,去怀念。品味花柳繁华地的儿女痴恋,怀念那温柔富贵乡的旧日荣光。

    夜凉如水,月悬中天,孤独失意的时候,寂寞难自持的夜晚,总愿意再重温一遍曹翁的《红楼梦》,虽不知道它带给我多少震撼与感动,但每次读来仍是有淡淡的感伤和难以释怀的悲凉。《红楼梦》犹如一株世外仙姝的梅花,默然盛开,独自欢喜。虽在冬季绽放,却香飘了整个四季。一部《红楼梦》,使我爱上了那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那雕花的桌椅,那焚香的玉壶,那宝蕴光含的钗钏珠翠,那秀雅古朴的亭台楼榭,不得不佩服曹翁对生活的细致,一样样,一件件,描写得干净利落,不落窠臼。透过《红楼梦》,品读那谦谦有礼的博弈茶道,那色香俱佳的精致菜肴,那锦绫玉缎的华服丽饰,那美轮美奂的红墙黛瓦,读来令人心生羡慕之感,顿作神往之情。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让人领略到那金陵繁华地的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犹如一个王朝衰败前的最后一个黄昏,霞光万丈,日坠西山。

    品读《红楼梦》中的女子,每个人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部传奇。这些笑靥如花的女子都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龄享受着上苍赐予她们的一切。但花易落,叶易枯,西风多少恨,吹皱了她们的眉,断送了她们的命。就如同黛玉葬花,她葬得不正是这些女子们孤苦无依的境遇和注定悲剧的命运吗?在封建社会的桎梏和枷锁之下,这些女人注定了悲剧的一生,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无论是娇美如花还是貌若无盐,都逃不过宿命纠缠、命里一劫。那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的李纨,那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惜春,那三尺白绫悲壮殉主的鸳鸯,那病重被赶孤苦而死的晴雯,细细品来,无不让人扼腕叹息。或许警幻仙子给贾宝玉的那杯酒一语道破天机,名虽为“万艳同杯”,但实为“万艳同悲”。孽海情天里,滚滚红尘中,多少个娇艳如花的女子都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没人知道她们的名姓,没人知道她们的故事。曹翁细细描画了每一位女子,一个女子影射了一个家族、一代皇朝,甚至一部历史。在波澜壮阔风云诡谲的历史风云下,一个王朝的坍塌倾覆和一位女子的香消玉殒别无二致。

    曹翁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他的文学造诣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让人沉醉于文字的魅力,难以割舍。海棠结社,一盆海棠竟让黛玉吟咏出“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绝妙佳句。宝钗的那首《临江仙》中的“好风轻借力,送我上青云”更将她性格中的沉稳和圆滑展露无遗。芦雪庵联句,连不通文墨的王熙凤都作了一句“一夜北风紧“。银装素裹、匝地琼瑶,好一片白茫茫的琉璃世界,露出朵朵鲜艳的红梅,那种意境和情致可谓是妙不可言。曹翁笔下的每一个场景都好像是一幅山水画或仕女图,让主攻编导的我,都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视听语言和美工调度才能表现出那一幅幅水墨丹青极致的美。读过此书,犹如在一条开满鲜花的路上穿行而过,哪怕路无尽头、岁月流光,仍是陌上花开、我心向阳。

    闭卷凝眸,屏气静思。我仿佛看到宝玉与黛玉在梨花树下共读一本《西厢记》,仿佛看见宝玉和宝钗谈论那相配的宝玉与金锁,又仿佛看见黛玉湘云凹晶馆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曲红楼终了,管他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都不过是一片云烟。繁华过往、人间千年,都抵不过一段情思、一场痴恋。开不完的春花满画楼、道不尽的雨落黄昏后,都恰是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看惯了花开花落,看透了悲欢离合,更让我珍惜当下。有时候,一颦,一笑,一转身,便是永远。

    红楼一梦,几回君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mo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