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好,
最近很少看你的文章了,工作更忙了,也收到很多书,天天忙着写作业,日子过的飞快。
小时候的事情还有很多,咱们接着上一封信继续说我的故事。
记得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分摊一些家里的活干了。比如放骡子、割草、拾柴火、喂猪等。反正除了到处疯玩,还需要干些家务,如果玩忘记了那是要挨骂或者挨揍的。
其实,很多事都是很好玩的,比如放骡子。放骡子每个季节都有,但打麦后的情形记忆犹新。
骡子既可以驼东西,还可以耕地拉石杵碾麦。碾麦往往都在收麦的季节。麦子收割一般在农历六七月的暑假里。
骡子碾完麦子,就要有人带着它去饮水和吃草。一般会去河谷,河谷的水草比较有营养。
打麦的好天气里,都是好几家一起打。所以,放马放牛放骡子,都是好多小伙伴一起去,不但我们感觉很热闹,就连刚干完活的它们似乎都感觉到很开心。
去的时候,骡子刚干完活比较累,所以不骑,牵着去。到了河谷地带,我们放开缰绳,任由它们四处奔跑。
我们一群小伙伴边在河滩上打水漂、捡石头,再或者玩细沙,天气很热的话也会到河里游泳。
河滩上有很多鹅卵石,运气好好的话,能捡到比较奇特的石头,比如血红色的,翠绿色的。还有一种质地比较软的石头,捡回来我们拿针刻字。
我们会在捡来的石头上刻上一个“爱”或者“情”。但完全不知道啥意思,可能是对年龄大一点的哥哥们的模仿和跟随吧。
玩的时间总是很快,太阳很快落到山那边,牲口们也吃饱喝足了,我们要一起回家了。
每次回家都是骑着骡子,但七八岁的时候个儿很矮,爬不到骡子背上去。不过我们也有方法。
先将它牵到大石头旁,自己爬到石头上,往上一蹦就可以爬在骡子背上了。不过有时候也会有失误的时候,会从骡子的右边滑到骡子左边。
现在想来那是个技术活,但自己也很倔强,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后总能稳稳地骑在骡子背上。
回去的时候,骡马精神,我们骑在骡马背上,抓紧鬃岗,轻轻一拍便跑起来了。总有种轰轰烈烈走四方的感觉。
父母在村头看到扬起的尘土,就知道我们回来了,做好的面可以下锅了。
等我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将放有哨子的面条端上了桌。
平时白菜煮面疙瘩,今天看到哨子面,就明白今天打的麦子斤头不少。
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着哨子面,看着父母的脸庞,那开心是从他们脸上流淌出来的。
一个暑假,一年的收成,打几次场。如果有一半的时间都如此,那么今年就不会吃黑面馒头了。
每次放完骡子都期盼着,那桌上上来的是香喷喷的哨子面,而不是白菜面疙瘩。
生活总是欢乐了,也总是充满了期待。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相信,一切总会变好。就像周末刚跑完的马拉松一样,三年后的我们,又可以自由地行走,无拘无束地奔跑了。
就写这么多了,下次再续。
2023年3月28日上午
三棱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