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读书会聚餐上,先生发现在自我介绍环节中出了问题。其他人的自我介绍是:“我是律师,自律早起打卡,学习做营养早餐”“我独自创业开公司,三个月英语小白变成英语翻译”“我曾经是房产高管,是影视制片人现在开始再创业”………餐桌上的朋友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感觉遇到都是高手。
听完大家自我介绍”感觉自叹不如“大家都太优秀了,我很惭愧……”“从你开口第一句话起你就开始负面(低)评价自己”先生给我讲道“你可以肯定他们的优秀,但是你也可以直接从自己的优点开始介绍”。
好久之前先生就发现我和儿子存在自我负面评价,不敢接受他人表扬这个问题,他说我们这是一种病 ,需要好好疏导。《读者》上有一篇《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配”》文章解释了我们存在的问题。
他一直在说找时间要给我们读一篇文章,今天晚上家庭读书会就是共读一本之学习《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配”》。
首先给我和儿子各分发了一本《读者》,发书时,书籍是打开的,我一眼就看到书的题目《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配”》几个大字,文章中的插图也吸引了,冠亚季军领奖台,季军把奖牌含在嘴里,比着一个剪刀手;亚军双手高举,手里的鲜花被他也一并高高举起,他们神情高昂,自信满满;反观冠军,鲜花遮住了半张脸,手里的伞挡住了更多的视线,颜色躲闪,不自信表现的一览无余。这副画成功的体现了标题。
“先看看文章”书籍分发下来,先生让我们读。“很久以前就读过了”我和儿子嘟噜道。
先生发问儿子,“那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和书里说的相信自己。”儿子若有所思讲道“感觉自己笨……”
“看看吧,这个就是你们对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就是所谓的“冒名顶替综合征”,是一种典型表现,虽然不是生理疾病,但是会给我们心理造成困扰,严重到会影响我们的社交。现在社会很现实,没有人愿意跟没有自信,没有成就感的人交往……~~
先生一一讲解了冒名顶替综合征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走出冒名顶替综合征的办法。
他举实例给我们。课堂上,我交学生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站起来,用手轻轻做一个撕下面具的动作,然后甩出去,再用脚踩几下。做动作的同时嘴上喊着“丢掉面具……”并且让我们跟着学习。我和儿子忍不住大笑“感觉是做传销的洗脑”……。“千万不要以为是开玩笑”先生说,这个很管用的,我们这里要的是战胜恐惧的心………
后面先生还在文章中选了几个小练习让我们当作业:每天记录3件能够证明“我够好”的的事情;练习写下“我的100次成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才发现,从小培养的谦虚不要过头,适度表扬孩子,鼓励展现自己的优秀才能更好立足社会。
感谢先生的引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40832/e4f4de00dd71ab50.jpg)
网友评论